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97、诸葛亮的三大失误(三、对隆中对的看法)

(2023-05-04 11:50:28)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历史文化故事
 在两种版本的《隆中对》中,我们再来分析,再论其二:
 ——关于汉末三国形势的问题。

 刘备和孙权在这里各有一段自己的表白和看法
 同时,他们也对诸葛亮和鲁肃分别给他们勾画的宏伟的霸业蓝图,也各自不同的反应。
 

 观者应该仔细分析这其中的道理?

 刘备: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点评:

这是刘备对当时形势看法和想要作为的想法。
“因屏人曰”,和后面的孙权接待鲁肃一样。
但这里刘备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汉献帝何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难道刘备想要以“一己之力,独自做信大义于天下”的事吗?
天下人信服焉?且曹操又非王莽、董卓可比?更不会项羽杀了“义帝”,成全刘邦的蠢事?



 孙权:

等在场宾客起身退出时,鲁肃也告辞而出。但不一会儿,鲁肃又被孙权悄悄领了回来,合榻对饮。孙权对鲁肃说:“当今汉室如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您惠顾于我,请问有何良策助我成功?”

——点评:

这是孙权对当时形势的看法和他想要作为的想法
孙权十九岁继承父兄基业,可谓“少年老成”,他想要的作为:“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
很显然,在这一点上,他比刘备更清楚自己的位置。




 在向诸葛亮、鲁肃请教良策后,刘备和孙权的反应也各有不同。
 
 刘备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点评:

 刘备对诸葛亮的霸业建言,是一种完全接受的态度。
 刘备虽是“汉室宗亲”,走到哪里都喜欢把自己的“帝室贵胄”的身份一亮,但其实他这位西汉中山靖王(中山靖王就有一百多个儿子)的后代,到了他这里时已经落魄到卖草鞋为生了,离直系的皇室血统很远了,和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室的(刘秀虽也不是西汉皇族的直系继承人一脉)情况大不相同。
 比刘备血统更近的人大有人在,如果谁只要打出“汉室宗亲”的旗号,就让别人响应,那不是乱了套?
 本来最早创业的有他刘备,却颠沛流离了大半生,不能取得成就,足以反映出当时人对他冷漠的态度。

 
 孙权:

  孙权又说:“我如今尽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辅佐汉室而已,你所说的非我所能及。”

——点评:

 孙权对鲁肃的话,和刘备相反,是一种“否定”的态度。
 这是因为孙权早有自己的认识,因此在听取了鲁肃的话后,才会说出文中最后的那一句否定的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