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文中,我们分析了第一个问题,现在再谈第二个问题。
汉室可兴?
刘备能否像当年的汉光武帝刘秀一样,恢复汉室刘姓江山呢?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可以举历史上的一些事例来说明,“得之须明以失,失之须明以得,安思危,危思安”。
观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去思考吧!
刘敬从匈奴回来,便称说“匈奴在河套的白羊、楼烦两个部落,离长安最近的只有七百里路,轻装骑兵一天一夜就可到达关中地区。关中地区刚刚经过战争还很凋敝,人丁稀少,而土地肥沃,可以大大加以充实。当初各地诸侯起兵发难时,若不是有齐国的田氏各族以及楚国的昭、屈、景三大宗族参加是不能兴盛起来的。如今陛下虽然把都城建在关中,但实际缺少人口。北边靠近匈奴敌寇,东边有六国的旧贵族,宗族势力很强,一旦有什么变故,陛下是不能高枕无忧的。我希望陛下把齐国的田氏各族,楚国的昭、屈、景三大宗族,燕、赵、韩、魏等国的后裔,以及豪门名家都迁移到关中居住。国内平安无事,可以防备匈奴;若所封诸侯王有什么变故,也能率领他们东进讨伐。这是加强中央权力而削弱地方势力的方略啊。”刘邦说:“好得很。”于是派刘敬按照他自己提出的意见把十万多的人口迁到了关中。
刘敬,本名娄敬,因向汉高祖献建都关中之策而赐姓刘。
他在历史上不太出名,主要是他不是西汉开国功臣的原因。
但事实上,他是一个在智谋远见上,不逊色于张良、韩信、萧何的英雄人物。
汉朝能立国四百余年,与他的献言献策有很大的关系。
刘敬,是一个帮汉高祖守江山的,制订千秋大计的历史人物。
假如秦始皇能够得到娄敬那样的人物,秦朝就不会二世而亡。
到了汉武帝时期,再一次的将地方豪强迁往关中,但遗憾的是,西汉在武帝之后就再也不这样做了。
王莽篡汉,实际上他就是一个“背锅侠”,他是西汉王朝后期极度混乱的“背锅侠”。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宋朝是一个相较于汉、唐、明、清在历史上,内部最较为安定的王朝。
宋朝时期出现了一个所谓的“义门陈氏”。
这个家族起自于隋朝,一对夫妻立下一个家规:子子孙孙永远不许分家。
这个家族经历了隋、唐、五代,一直到北宋宋太宗时期,四百余年,这个家族已经成为拥有几千人口的庞大家族。
这个家族的人已经习惯了在一起不愿分开的生活。
宋王朝在表彰了这个家族“义举”的同时,强制这个家族“分家”。
为了防止他们再聚合到一起,把这个家族的所有的人遣散到全国各地,并且下令他们永远不许再聚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