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缝里“读”绍兴人(结束篇)——酒文化中的性格 /心态阳光006


标签:
绍兴老酒品性沉稳含蓄 |
分类: 随笔小品 |
http://s1/middle/8e56f284gc76a2d4ea320&690
门缝里“读”绍兴人(8)
心态阳光006
绍兴黄酒是绍兴的一张名片。如果说茅台酒和五粮液是中国白酒系列的极品,那么,绍兴黄酒就是中国黄酒系列的极品。据说有家德国旅游公司推出了一条中国旅游线路,选定四座城市,绍兴名列其中,原因就是这儿有绍兴老酒,再一次印证了“越酒行天下”的事实。
绍兴老酒,冠以一个“老”字,是因为它历史悠久,在历史长河里流淌了2500多年,而且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历史上,它有过许多美好的传说。据记载,公元前473年,经过十年生聚教训,勾践兴师伐吴,三军出征之日,越国父老敬献壶浆,祝越王旗开得胜,勾践“跪受之”,并投之于河流之上,令军士迎流痛饮。士兵感念越王恩德,同仇敌忾,斗志昂扬,奋勇杀敌,终于打败了吴国,一雪国耻。从此绍兴城里就有了一条长传不朽的“投醪河”。
历史上,也曾有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借酒助兴,留下了众多关于绍兴酒的秀美诗篇。而我最喜欢的还数秋瑾那首“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尽显了这位巾帼英雄的英豪之气。
绍兴老酒澄黄清亮,有琥珀的色泽,看着让人赏心悦目;绍兴老酒馥郁芳香,闻着可以沁人心脾;绍兴老酒入口醇厚、绵软、柔爽,喝着让人通体舒畅。这就是绍兴老酒为什么魅力四射、为什么总会让人贪杯的理由。
可别以绍兴老酒的温和而小觑它的威力。记得前些年,绍兴市区有家房地产公司开发了一片叫做“国际摩尔城”的住宅楼盘,生意特别火爆,还未等开盘早就被奇迹般地抢购一空。什么原因?开始以为是风水特好之故,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小区毗邻一家酒厂,每天都可以享受到浓郁的酒香,许多人就是冲此而来的。可后来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有位老人入住后不久,天天面红耳赤,觉得头晕目眩,以为得了什么怪病,去医院一检查,结果发现是乙醇过敏,疑是酒醉,但这位老人从来滴酒不沾,仔细研究后发现是被那家酒厂散发出来的酒香给泡的(现在这个酒厂早已给搬走了)。可见绍兴老酒的威力有多神奇了。
不同的酒应当有不同的喝法。白酒品性刚烈、直白、张扬,它适合于用酒盅,一口一杯地闷,一杯一杯地干,更大气一点的,或就像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声唱歌”。唯有这样,才符合白酒的品性,才能彰显北方人的豪气。而绍兴黄酒则不然,它品性沉稳、含蓄、后发制人,后劲强烈而持久,喝酒最好是用古觞,现今已很少见了,那么就用半斤装的小酒碗(南方人叫“小汤碗”)吧。绍兴酒的喝法虽然也有人用“干”、“灌”、“闷”、“吞”(绍兴方言)的方式,但都不算正确,最适合的方式是“抿”、“啜”、“呷”、“咪”(绍兴方言),因为绍兴老酒适合于闲适、淡定、从容的情调,唯有这样不紧不慢,才能体现饮酒者悠闲、自足、惬意的情态。
有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原因,我常要路过一条叫“道横头”的小弄,这里有几位老者喝酒,算是上点档次,有点情调。每天太阳西斜时分,就在门口屋檐下的马路边一人放一张小桌子,大抵就是三四碟小菜,一碗老酒。夏秋季节赤了个膊,露出一身棕红的皮肉,盐煮花生剥剥、兰花豆嗑嗑、霉干菜嚼嚼、螺蛳壳儿蘸着螺蛳汤吮吮,老酒咪咪,还有一把蒲扇摇摇,过往路人的风景看看,有口无心的闲话说说,一碗酒从太阳西斜时分喝起,一直要喝到黄昏漆黑。那种美滋滋的情调,真叫是“剁螺蛳下酒,强盗来了不肯走”,神仙般的悠闲,神仙般的快活,超级别的享受。
我一直觉得绍兴老酒的品性与绍兴人的秉性何其相似,却始终弄不清楚究竟是绍兴人的性格习惯使他们创造出了这样一种符合自己秉性的黄酒呢,还是这种流淌了2500多年的绍兴老酒造就了绍兴人绵柔温和而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执着坚韧的性格?
也许有人会问:全国黄酒品牌多多少,为什么唯有绍兴老酒能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告诉你,绍兴老酒“七分在水,三分在酿”。绍兴所辖的几个属县,也有很多酒厂,且常来绍兴取经,或暗“偷”秘笈,但总酿不出绍兴老酒的水平。原因何在:就是因为那里没有鉴湖之水,绍兴老酒非鉴湖水不能酿制。这还真的应当感谢大禹、马臻、汤绍恩等历代重视水利事业的官员,是他们恩赐给了今天的绍兴人这么一个鉴湖,一个风调雨顺的鱼米之乡。不过,有了鉴湖的水,要酿出好酒还得靠技术。绍兴的酒厂也很多,用的都是鉴湖水,可酿出来的酒还是差别很大,风格各异。这一点,绍兴人都清楚。什么原因?“三分在酿”呗。
可惜的是,如今现代城市化建设已经洪水般地泛滥在这片古老温润的土地上,真担心,当这片土地被不断堆积起来的钢筋水泥压坍的那一天,我们将如何对得起为开辟这方宝地而焦思劳身的祖先们?如何对得起还将在这儿继续繁衍、传种接代的子孙后代们?
结束语
绍兴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承蒙博友的热情鼓励,终于写完了以上八篇。文之所及,不过泰山一隅。尽管隔缝读人有些诗意,而毕竟门缝太小,视野太窄,不揣浅陋,贻笑大方。
与本文相关博文:
门缝里“读”绍兴人(1)从台门识秉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e56f28401015qvj.html
门缝里“读”绍兴人(2)说说“隐忍以成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e56f28401015tzk.html
门缝里“读”绍兴人(3)再说“慷慨以复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e56f28401015x32.html
门缝里“读”绍兴人(4)这一方文化沃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e56f2840101600j.html
门缝里“读”绍兴人(5)由吵架看心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e56f284010163gk.html
门缝里“读”绍兴人(6)采石文化中的智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e56f284010166b5.html
门缝里“读”绍兴人(7)饮食文化中的思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e56f284010168x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