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课标,践行新理念
(2024-04-19 22:31:25)每次培训,都是一次成长。
这次,有幸参加了相城区小学数学教师“大家学堂”培训活动,聆听了几位优秀老师的课堂以及专家的讲座,再一次近距离地感受课堂带来的魅力。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工作室两位小伙伴的课堂。张铭老师执教的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虽然是六年级的课,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显得很顺理成章。课堂上,张老师从如何找到长方形的特征入手,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用已有的经验去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问:“对于长方体,你还想研究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地问题。由关键问题引领,让学生结合经验去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而对于长方体的特征,不是仅仅让学生去说一说,更多地是让学生经历操作、感知的过程。操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围一围、搭一搭,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迸发出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长方体上为什么会有正方形?长方体上可以有几个面是正方形?用面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从棱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些问题的出示自然而然,而且学生能进行有理有据的讲解,很让人惊喜。在“破坏长方体”这个环节,最少用几根小棒可以想象出长方体,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想象的世界,也是很出彩的一个环节。有些可惜的是,后面有些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全部呈现出来,但是张老师以及学生的素养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这节课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姚怀宇老师执教的是《角的初步认识》。一开始,姚老师就很关注问题的引领。角是什么样的?有大小吗?角在哪里?在学生的交流中,自然而然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摸一摸、想一想、画一画、指一指等过程中,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角。在教学过程中,姚老师没有没有一味的讲解,而是给了学生充分操作、展示的机会。特别是在制作角的过程中,姚老师很巧妙地让学生在做角地过程中比较角的大小,明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角度有关。整节课,姚老师娓娓道来,学生也表现地非常抢眼。
在听了几节课后,再反思自己的课堂,确实还有很多欠缺。有时,自己讲得太多,没有给学生留足探讨的机会;有时,没有关键问题的引领,学生没有找到学习的方法;有时,缺乏总结和评价,学生缺少反思……
学习,永无止境。一次学习,或许不能改变太多,但新的理念还是会让我们有所触动。融合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希望自己的课堂也能多关注学生,让新理念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