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尺规画等边三角形
(2024-03-08 16:13:48)这次想分享的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中的《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画等边三角形》。
借助尺规画出等边三角形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对等边三角形的进一步认识,重点是将"用直尺和圆规作给定线段的等长线段"这一要求进行拓展。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绘制等边三角形,在学生感受和描述这个图形就是等边三角形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增强几何直观,形成一定的推理意识。
尺规作图是《课标》新增加的内容,从第二学段开始尝试。借助尺规画等边三角形是在学生对直尺和圆规已经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以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后,尝试进一步用尺规做稍复杂的图形。因此,这一案例的教学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书上的两个问题,也是我觉得比较困难的地方:一是如何借助直尺和圆规引导学生尝试画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二是如何设计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案例中通过两个片段来进行了深入解读。
片段1是借助工具,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画法,体会圆规的作用。案例中借助直尺和圆规,引导学生尝试画等边三角形,学生也能很清楚地表达出如何画等边三角形。在作图操作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尺规作图的优越性,体会到不仅可以用刻度确定线段长度,还可以用圆规的两点确定线段的长短,初步形成几何直观。
片段2是借助尺规,探究等腰三角形的画法,发展空间观念。对于用尺规画等腰三角形,相对于画等边三角形还是有难度的。案例中通过小组交流,模仿学习,让学生经历画等腰三角形的过程,在全班交流中展示不同的画法,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发展空间观念。
在看案例的过程中想到,之前在听课的过程中,也听到过几节和尺规作图有关的课例。然而,或许是因为新增加内容的缘故,很多课堂中对于尺规作图会以教师拍摄作图过程来让学生感受尺规作图,大多会在课堂临近尾声时一带而过。对于尺规作图,一直是存在疑惑的,也不知道如何来教学。在阅读了这两个片段后,对尺规作图也有了新的认识。然而,在看两个片段时会发现,案例中学生的回答是相当精彩的,学生可以把整个尺规作图的过程描述得很清楚,这也是望尘莫及的。我想,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语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系统的训练和引导,这也是我们以后教学中要长远考虑的。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感受到了知识的系统性。这个内容的学习是以画给定线段等长的线段为基础,又为第四阶段尺规作图中证明及推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还记得在读初中时,就会遇到很多和尺规作图有关的问题,如果说在小学阶段就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对于第四阶段的学习必然是事半功倍的。在小学阶段,让学生经历尺规作图,还是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
以上是我在阅读了案例后一些浅显的理解,希望接下来能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