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一点反思

(2022-10-15 14:20:29)

每次看到贲友林老师的朋友圈时,都会有些小触动。作为一位名师,他每天都在反思与探索,反观自己,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虽也有反思,却没有深入下去,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也没有认真想过如何去改进。而在苯友林老师说“课”中,总能有所启示。

在我们以往教学中,我们太多的习惯了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学习,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一切都在教师的计划之中。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并不像火车时刻表那样准点到站,准点发车。想到现在班级里的那些孩子,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上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可能这节课计划要讲这些内容,学好某些知识点,然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一节课上就把这个内容学完还是比较困难的。比如我们班的小俊同学,在上完求小数的近似数后问他:“小俊,这节课的内容听懂了吗?”他有些难为情地摇了摇头,似乎一节课下来,对于怎么求小数的近似数还是似懂非懂的。直到复习了一节课后,从他的表现中才感受到他似乎有些懂了的感觉。所以,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要让他准点出发,还是得循序渐进。

课堂中,当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不同想法时,对学生的倾听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中,如何倾听,教师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对于倾听,班级里大部分还是是不会的。在接触了一个多月后发现,在同学交流回答问题时,有一部分同学是不在听的,只会自顾自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只有在发了个小火后,他们才会更关注其他同学的交流。看了苯老师的文字后,也在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倾听?是只有靠发火才能解决吗?到底如何激励他们,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更好地投入学习中去呢?

对于苯老师地说“课”,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地地方。比如:作为教师,首先要准确把脉学生学什么,之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见自己的学习。教要对学生可见,学要对教师可见。当学什么可见时,学生的学习有效能感。再比如:当我们按照自己的习惯完成课堂教学时,感觉是不是挺好的?如果试图有所改变,进入思考中的我们是不是不那么舒服了?而且,思考越深入,言之不详、思之不透的困惑也就越多。是这样吗?

多一点反思,或许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愿时光慢一点
后一篇:小乐的成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