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十三个月育儿 |
分类: 图文并记话成长 |
随着月龄的增加,调皮捣蛋,让人抓狂越来越成为儿子成长的关键词, 有时都在想那个异常乖巧听话的溪溪哪里去了?怎么成了现在这种叫不听,言不从的皮娃了呢.
两岁半之后,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不再对妈妈的话言听计从,小反叛开始蠢蠢欲动,尽管多是不能如愿,但对大人的挑战却每天在不经意间上演.
当然也有相当听话的时候, 便是每天的亲子阅读时,安安稳稳的坐在我怀里,神情专注的听我的读书的时,便是我们母子最温馨的幸福时光.
一:语言开始关注感兴趣的词语
语言发展之迅速,已到了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的阶段,很少有卡壳的现象发生,就连姥姥的方言,也听得相当明白,甚至于还能学说上几句,并且开始关注于某些让他感兴趣的词语:
一日里,见我要上班出门,拉着衣服大哭,我说:"妈妈办公室有领导,溪溪不能跟着,如果你跟着去,妈妈会挨骂的"自此,知道了"领导"一词, 并且对"领导"也产生了极杯的印象,但凡我不允许的事情,都会说"是不是有领导?"."领导"一词也等同了我们小时候的"妖怪"的作用,吓唬孩子.
读绘本时,听到"臭美"一词, 居然笑了整个晚上,还不断地重复.我都没搞清这笑点在哪里.
开始特别关注,人物的名字,读绘本,看动画,但凡有人物出现,都会反复地问"它叫什么名字",哪怕是看到一只蚂蚁.
疯狂开启"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三个字成了挂在嘴边的词语, 换衣服问为什么,洗澡要问什么,看到车标问什么,就连看到狗狗趴在地上睡觉,也要问为什么,总之除了为什么,还是为什么......让人抓狂的为什么
二:有了自己的小脾气
做错事情,被训后,不再像以前只会哭, 而是开始有反抗意识,也学大人的样子:"你再闹,我不管你了"边说边沉着脸,走到一边,故意不理人.尽管也没人理他.
一旦要求没被满足,也会说:"我生气了,妈妈你走吧".尽管很怕我转身离开,但还是嘴硬地要说.
吃饭不好好吃, 被我用筷子打手后,居然沉着脸对我说:"你打吧".......
以上种种,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 大人的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就是孩子的活生生的例子,儿子不听话时口中的话很多就是自己生气时所说的话.
三:安全感有缺失
每当我上班,离开时,儿子的表现都让我感觉到了这一点, 如此粘妈妈也是安全感有缺失的一种表现.
"我怕妈妈走了""我要跟着妈妈去上班""妈妈上班,今天不回来了", 诸如此类的话, 经常出现在儿子的嘴里, 也折射出他内心的一种恐惧.
周末回老家,下午返回时,溪溪还在睡觉,我刚要出门, 儿子就醒来,哭喊着"妈妈走了",我赶紧安抚,又拍睡,后来得知没睡多久便醒来,哭着找妈妈,姥姥安慰说:"妈妈去班了,很快就回来了" 儿子边哭边说:"妈妈今天不会回来了",其实没有人告诉他的, 但是他能感觉到.
四:越来越享受的亲子阅读
随着绘本龄的增加,儿子已初具读书习惯,无论何时,更无论在做什么,只要我扫呼一声"开始讲故事了",儿子会立马被吸引过来, 如此迅速的反应,也就是听故事时.其它的任何事情,都不会这么迅速.
这个月里,溪溪开始陪着我读国学, 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以前没有接触过,现在才读,真不是一般的轻松, 溪溪也开始听读<弟子规><声律启蒙>等韵律感强的书, 没想到,不抵触,还做不到跟读, 听读也完全是在他玩我读的状态下进行,但对其中穿插的小故事,很有兴趣.
不安分的成份在成长中的第33个月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让人省心,但正是这种不让人省心的成长,让我知道再不是那种奶娃娃, 心智开始大踏步的向前发展了.
感谢牛牛妈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