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溪溪属于说话早那伙的。
进入两周岁,语言的进步之快,让我防不胜防。没有刻意去教,也不想刻意让溪溪练习早说话,可就是在自己的不经意间,突然发现这家伙,已经连词成句,且经常“长篇”大论。尽管自己不想去刻意发展他的语言,可很多很多的话就这样从眼前这个小人嘴里冒出来了,暂且集结成篇作为成长记录。
1.N久没见漂亮的“姨妈”,一日里要回老家,我弯腰边换鞋子边打电话,溪溪听到那熟悉的手机回铃声,便俯下身来凑近我的脸说:“溪溪想姨妈了,姨妈不要溪溪了吗?”
说完我才反应过来俯身凑过来,是想对着手机说,尽管那时电话还没有接通。
2.朋友在儿子生日时(三个月之前)曾说过有时间带溪溪去蛇肉,实际上是闲聊,随口说出的。儿子算是知道蛇肉这回事了,只要看到绘本里有蛇,立即就说:“妈妈,看蛇,好吓人啊。妈妈,我要吃蛇肉”,且时不时就对保姆说:“阿姨,今天做蛇肉吃吧”。可算是印到脑子里了。
3.近一年,儿子白天是跟姥姥混的。姥爷一个人在老家,见到姥姥打电话会抢着说“溪溪想姥爷了”,问哪里想时,会用手指着胸口,表示心里想呢。
4.“我想用舅舅的IPAD电脑看动画片,电脑上哪里去了呢”?
5.只要从绘本中看到狮子,准会一只手刷到伸斜上方,嘴里喊着“我是公狮子,我是公狮子”。天呢,这都是哪跟哪啊,也不知是从哪里听到的。
6.睡觉醒来,如果看不到我在身边,就边哭边喊“我找不到妈妈了,妈妈快回来”。
7.每晚睡觉,见我关灯,总会大叫“我看不到妈妈头了,妈妈,快开灯”,我至今都没搞明白,为何不说看不到妈妈的脸,而说看不到妈妈的头。我知道溪溪已经开始不习惯关灯了,哪怕是留一盏微弱的灯也可以。
8.见我早晚刷牙,总会说“鳄鱼牙疼了,溪溪要刷(牙)”。受绘本的启发。
9.吃完饭,收拾餐桌时,儿子总会急着帮忙“溪溪帮忙,收盘子,会帮妈妈干活了”,为不打击这种积极性,只要开始收拾,我会即刻招呼儿子“溪溪来收盘子了”,无论手里玩着什么东西,都会立马放下跑来端盘送碗到指定地方。
10.儿问“这是什么东西”?指着书上的某种不知名小动物,小鸟之类的。
我说“妈妈不知道这个叫什么名字呢。”
儿说“妈妈不知道呢,那问问舅舅吧”,似乎舅舅是万能的。
越来越感觉到溪溪说话不再是简单的鹦鹉说舌,很多话已不再是没目的地乱说,而掺杂进了他的思维,让我感觉到说这话的同时小脑袋瓜着实在动了。思维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想要发展必须以思维为基础。两三岁谈思维也许为时过早,这也是自己不想刻意让语言发展的原因。也想过加以干预,但又怕措失不得当,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