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侨报实习生刘丹丹10月10日纽约报道】自9月纽约首届中国旗袍节频频掀起“中国风”之后,中国传统服饰等文化元素所蕴含的潜在力量在商业改进者的脑海中激起了涟漪。近日,美国联邦小商业署经济发展专员郭曼丽向《侨报》记者阐述了她期待看到的中国传统服饰走进华埠中餐馆,吸引更多人来了解中国文化、品尝中餐的想法。

“中餐馆可以用服饰、文艺表演等视听元素更加直观地刺激游客的需求,比如说让服务生穿上汉服,打扮得像中国古人。”郭曼丽表示,主动出击、推出具有特色的宣传品,用文化来吸引顾客是最重要经营理念。“想象一下,整个唐人街如果处处能见到古装打扮,是否更富有诗情画意的中国风?业主们不能总抱怨生意不好,要改变经营理念,把菜单递出去,才能吸引宾客上门。”
对此,华埠共同发展机构总监陈作舟表示,这对于中餐馆来说确实是个好想法,不过并不容易实践。“资金是最主要的问题,而且每个商家有各自的经营风格,所以我们并不方便统一为大家定制服装、做管理。”但他仍表示期待中餐业能将利用文化元素,改造华埠。
“那样就像在中国古代一样吗?”在唐人街边拍照的游客Ingrid对中餐馆服务员古装打扮充满了新奇。前来华埠就餐的Diana一家三代6口人则认为服务员的打扮对大人并没有太大影响,“如果服务员那样打扮,小孩子应该更感兴趣。像我女儿在学校学习中文,她们就很喜欢这些好玩的东西,”Diana说。
而传统服饰是否能让中餐馆更显中国味,洗白“廉价”标签,招徕更多顾客呢?业主们则就此诉说了各自的经验和苦衷。
“服务生的衣服本身耗损得快,而且餐馆人员流动快,我们没那么多成本总给员工定做衣服。”华埠摆也街一家上海餐馆业主朱太太表示,2010年,店里统一从中国大陆给服务生定做唐装,当时挺受顾客的欢迎。但由于服装材质不好、不透气,到2014年,服务生工作服又统一换成了方便的黑衬衫。
勿街另一家面馆的员工至今仍穿着略带中国风的统一T恤,盘扣、花纹等元素简单呈现了中国服饰的特点。“我们也只有这一套中国风的服装,冬天都统一穿黑色长袖衫。”店员梅女士说:“外国顾客看到我们的衣服会夸好看,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影响。”
位于曼哈顿中城一家主打民国风的中餐馆业主王怡明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我主要通过餐馆的室内设计和菜品的口味来把握中国风。至于服务生工作服,并没有选择民国服饰。”王怡明表示店内的民国风情已足够吸引外国顾客、设计师和摄影师来店里。“也曾有顾客反映这里的中餐价格比较贵,但当他们感觉这更像一次文化体验时,也会认可这个价格,”该中餐馆店员王瑞刚说。
“华埠大多数中餐馆更关注顾客的基本需求,中餐业缺少对于中高档需求的关注,所以我们才选择用这种文化体验的方式让大家明确中餐是有品位的,并不廉价,”王怡明说。纽约一西安餐馆业主王梦迪也曾表示,在美国仍有很多人对中餐有着错误的解读,认为中餐廉价简易。中餐是一门艺术,一种国际化语言,让世界更了解华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