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随笔:旅游的心态

(2024-05-15 11:57:52)
标签:

旅游的心态

分类: 生活随笔

我提出旅游的好心态,也许有人会说,有得旅游,还有什么不好的心态?其实未必。举几个例子。乘坐列车,吃饭不方便,且列车上的伙食贵(一份普通饭菜15元),于是就自带快速面,用开水冲泡着吃!哪比得上在家里一顿饭有几样菜?

晚上睡在狭窄的硬卧铺上,咔嚓咔嚓、哐咚哐咚的车轮滚动声,让许多人睡不着觉,哪像睡在家里这么舒服?还有,车灯熄了,大家都要睡了,偏有人在小声嘀嘀咕咕,甚至放开喉咙大声说话。

最常遇到的是乘坐的列车,一个省市一个省市地跑,占去了旅游的大半时间。乘车几个昼夜,到一个城市只参观一两个景点,接着就移师东进或者西迁了,把一个或几个你最想游览的景点给落下了,让你跺脚深感遗憾!游览的景区都限定时间,连“走马看花”也来不及,让你依恋不舍,又不得不跟着大队人马走,剩下的只有连声叹气!

恼人的还有旅程频添小节目,不到“定点单位”购物,导游完不成任务,领不到津贴,甚至威胁到他(她)的月薪,所以软磨硬泡,纠缠着你去购物、去洗脚。市区交通拥塞,原定15分钟的车程,走了一两个钟头,比蜗牛爬行还慢。一次在北京,原定6时早餐,却拖到8时还没开锅。旅客多而坐位少,只得站着啃馒头、喝菜汤。延误的时间,都从游览景点的时间中扣除,于是参观颐和园,连“佛香阁”也没上,更甭说漫步“十七孔桥”了!

这自是旅游市场不规范所致,但在这世上,总有许多事不能“规范”,又非你的能力所能解决,于是无可奈何,连声慨叹:“花钱买罪受呵!”

有这么一首顺口溜:“上车睡觉(人太疲累了!),下车拉尿(这绝对不可缺!),景区拍照(过于匆忙!),回家全忘掉!”有位老人说:我只待到人家说起,才呼应道:“这地方嘛,我到过了!我到过了!”

我对此有过思考,这世上的事全都满意的,实在没有。我们应该抱什么样的心态去旅游呢?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精神不放松,心情不舒畅,我们便失去“旅游”的意义。

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我使用了啊Q法,重视起旅游的过程来,到一个地方,不只关注景点。诸如在列车上的行程长,就看看地图,寻找所行走的路径,多知道一些地方;可以看窗外的风景,知道这是什么山,那是什么水;哪怕窗外是一片戈壁沙滩,也会让你增添许多知识,遥远的路程也会觉得不那么厌烦了!

要不,与旅伴聊聊天、侃侃家常,婆媳不和,夫妻吵架,也能从中增加见识,寂寞的旅途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如果你心目中只有景区景点,旅途上便将出现另一种心态,另一种心境,可能是期盼,可能是焦急,可能是牢骚,可能是埋怨!

此前的云南之旅,我都碰上了走高速在大巴上呆过5小时或10小时的行程,但我不忘旅游的过程。从香格里拉到大理,一路上观看滇西的景色;今年的山东之旅,从泰安到青岛,一路上看山东大平原上的一丘丘玉米田;从蓬莱到济南,更有一排排的白杨树一路相伴。如果你只重视景点,就会越想快点到,越觉得路途遥远。

重视过程,就是重视体验旅游生活,物可以不购,到超市看看也无妨,可以了解各地都有什么土特产品;从摆到餐桌上的菜,可以了解当地的饮食。与一个素昧平生的旅伴同住一个房间,两个人的性格、脾性、习惯、各不相同,就从中学会互谅、互让、互帮。如我必迟睡,他却早起,双方就得尽量避免扰乱对方。

厦门春晖“夕阳红”的老人朋友们,一上旅途都会互相关心、照顾、帮助,这使我觉得在这个临时组建的旅游大家庭里还算温馨温暖。                                    





                                                                                                                             200811月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