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随笔:三步成诗谈
(2022-11-30 19:41:27)
标签:
三步成诗谈 |
分类: 文史随笔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魏朝曹植(字子建)七步吟成的诗。据说唐朝有个叫史青的人,上书给唐玄宗,自称他能五步之内成诗。唐玄宗立即下旨召见。以“除夕”为题,叫史青作诗。果然,史青五步之内便吟成一诗。其诗曰:“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摧;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唐玄宗赞赏他的才华,授予他一个官职。
据说,历史上也有三步成诗的。北宋寇准七岁时,在众宾客酒宴前,有人叫他以“华山”为题赋诗,他三步就作成诗,其诗曰:“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比;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寥寥数语,道出了西岳华山的雄伟峭拔之势。
作诗不比速度,而比质量。若得好句,“吟安一个句,捻断数茎须”也行。以上三首,以七步和三步诗为妙,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诗句流畅,字句精悍,因而流传较广。然诗贵生活体验,七步成诗者,有饱经风霜,兄弟倾轧的体验,比较令人信服;而三步成诗者,虽不必登华山,但没有登山的体验,又何来的此诗呢?
2020年6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