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择偶中的条件和感觉-如何选择和放弃

(2012-02-04 00:58:45)
标签:

择偶

恋爱

条件

感觉

判断

    

      择偶中的条件和感觉-如何选择和放弃

 

    恋爱择偶一般涉及条件选择、感觉和分析判断三大方面,也是三种心理活动。

    一、条件选择

    主要有身高、年龄、教育程度等选择。条件选择的内容,大多是确定的难以改变的因素。人们没有见面、没有沟通,或者通过中介介绍时,就可以进行条件选择。

    条件选择有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根源,有利于遗传和后代成长。传统文化中,一般坚持男比女高的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条件选择原则逐渐被打破,但是很多女人、很多男人顽固地坚持这个原则,是成为剩女、剩男重要原因。

    条件选择会把一部分合适的人排除在外,因此,条件选择宜宽不宜严。   

    二、感觉

    很多人说,恋爱择偶看感觉,是非常有道理的,感觉是恋爱择偶的主要方面和内容。

    两人见面或有所沟通时,才会发生感觉。感觉主要有视觉、嗅觉和心觉。

    视觉:对身材、五官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人类生物进化中就存在,人人有这个本能。人们可能不知道腰臀比的标准值,但是人人知道选择腰臀比合适的人,这也是性感、美感、基因健康的感知。

    嗅觉:嗅觉与后代是否健康有很大关系,与两人的喜爱程度有很大关系,人人都会本能地进行嗅觉选择。嗅觉好,恋爱不一定成,如果不好,则很难成,不要选择对方。有拥抱亲吻才可能有嗅觉感觉,否则,不要选择对方。恋爱中,有的人会受到文化压制,没有足够的拥抱亲吻,为以后的关系埋下了隐患。没有拥抱和亲吻,可以说就不存在恋爱关系。

    心觉:心理感觉,心灵感觉,是感觉的主要方面,主要指双方的应答、沟通情况,彼此对对方的言行、情绪、处境是否有适宜的积极的反应,能否进行愉快、开放、坦诚的交流。人们常说的情投意合,主要就是指心觉。人们所说的关心、疼爱、尊重、支持、理解等等要求,主要是心觉问题。心觉是不分男女的,人人都需要。恋爱中如果严重缺乏轻松愉快,缺乏欢声笑语,就不要轻易选择和决定。

    视觉、嗅觉是生物选择机制,而心觉则主要是心理、文化、价值观的选择机制。

    恋爱中,很多男人注意给女人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很多女人没有注意给男人带来这些感觉,为以后的关系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

    视觉和嗅觉是比较容易的,而心觉则比较困难,需要时间,需要相处,需要经历。心觉不充分,不确定,不要轻易结婚。通过聊天、一起做事、共同的爱好、一同参与社会交际等等方式,才可能获得丰富的心觉,

    人们可以设置身高、年龄、教育程度等择偶条件,但是无法设置、预想和预知对方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应答,应答做出后,才会有感觉和心理评价。心觉是不可替代的,一直伴随婚姻关系,改变的余地是有限的。很多人由于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对亲密关系和婚姻的认识,也没有得到相关咨询,忽视了心觉,难以正确地感知和评价心觉,造成择偶失误,出现婚姻危机,或者最终离婚。

    三、分析判断

    分析判断是指不同于条件选择和感觉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综合有关事实、互动、条件、感觉而进行的分析和判断,主要有财务能力、忠诚度、综合合适度三个方面。判断涉及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是有风险的。

    恋爱过程中,人们可能了解和知道对方的大致收入,但不一定可以确定结婚时对方的收入,存在判断问题。决定可以结婚时,人们也会对对方在婚姻关系期间的可能收入进行分析判断,判断中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对方的个性、潜能、目前职业、目前的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

    一个人可能让某个伴侣很有感觉,觉得情投意合,也有可能对其他人也是如此,这就涉及忠诚度判断问题。随着恋爱的深入,人人都希望伴侣把感觉都给自己,而不能分享给别人。

   在综合条件选择、感觉、财务判断、忠诚度判断等问题之上,人们会进行综合合适度判断,这种判断的标准,实质上是判断对方是否是生物上的好的基因,是否可以满足自己社会文化上的资源交换需求,资源交换判断又包括同类交换、差异交换、梯度交换等具体标准。综合合适度判断不满意,人们就会觉得有缺憾,不合算,不称心,可能会继续考察,或者放弃,或者陷入判断迷惘僵局,难以取舍,很尴尬痛苦。综合合适度判断同时受到个人价值观、个人成长经历、个人社会化、传统文化、媒体传播的影响,并非易事。相当多的人在判断中,或者盲目,或者偏狭冲动,或者希望面面俱到,产生了很多问题。

    在恋爱择偶的心理和行为上,中国人与西方人有某些普遍的明显的差异。中国人较为看重身高、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因素,西方人较为看重心觉、嗅觉。

    毫无疑问,很多中国人不知道怎样恋爱和择偶,传统文化以及媒体中的不当传播内容,严重干扰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这方面的问题与持续走高的离婚率有直接的关系。

    由上也可以看出,恋爱择偶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并不是心理问题,而是社会文化问题。指导人们改变陈旧的择偶条件,指导人们如何感知心觉,如何选择情投意合的伴侣,如何进行合适的判断,是恋爱辅导和婚前教育的主要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