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浅析敢于冲破封建制度的烈性女子(1237 韦海珍)

(2011-12-18 22:28:25)
标签:

杂谈

《红楼梦》里以黛玉、宝钗为代表的个性鲜明、多才多艺的女子很多,黛玉是哀怨狭隘女,而宝钗是才慧乖巧女,晴雯是刚性暴戾女……鸳鸯在《红楼梦》全书中是“十二钗再副册”中一大主要人物,关系着贾府家亡人散的大事故,同样也是群芳凋零中结局最惨烈的女子之一。而鸳鸯鲜明个性相比众多女子之中唯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丫鬟的命却胜似千金的性格。那么归结起她的性格特征,主要有:细心、体贴、叛逆、聪明、善良、忠诚等等。其实我们以探究她贯穿着贾府起落的一生中,共有三件大事:鸳鸯的出场、鸳鸯的叛逆、鸳鸯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充斥着无数的小事,虽说是小事,却也在一步一步地圆润这个鸳鸯这个形象。

一、鸳鸯的出场

鸳鸯—贾母身边的首席大丫鬟,是荣国府的“家生女儿”。按贾府的风俗,丫鬟如果服侍年纪最长的主子,比年轻的主子还要体面。鸳鸯的年纪不算大,却很有派头,凤姐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主子都要叫她“姐姐”,料理家务的王熙凤遇到重要的事情也要与她商量后才敢拿定主意。

在二十三回中,写到宝玉葬花,“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过来,说道:“哪里没找到?摸到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服罢。”于是,宝玉赶回院中。看到——这里就转到了二十四回,“果见鸳鸯正在床上看袭人的针线呢。”这里出来的鸳鸯是来传老太太的话的,但是其事件的发生与“大老爷”有着莫大的联系,这就是鸳鸯的出场,不仅交代了她的出身,更是作者在这里就已经埋下伏笔,鸳鸯是何许人也,她就是老太太身边值得信任的丫鬟,她的地位自然比别的丫鬟都要高,贾母是贾府的中心,府中大小事务最终总会归结到贾母这里,因此,服侍贾母多年的鸳鸯,对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力量差别和相互影响,比别人多些见识的机会,渐渐的学会了周全和变通。“贾母就像不倒翁的重心,而鸳鸯、凤姐都是深知其中关节的人。”[1]她的聪慧,也就成了她能够留在贾母身边的重要原因,在写到鸳鸯出场之后,断断续续有一些小的情节写到鸳鸯的一些事情,比如在第四十回里,众人要行酒令,凤姐儿说道“既行令,还叫鸳鸯姐姐来行才好。”众人都知贾母所行之令,必得鸳鸯提着;写到鸳鸯与凤姐一同捉弄刘姥姥逗贾母开心,但是在取笑完之后,她又懂得向刘姥姥赔不是,还气愤丫头们怠慢刘姥姥,又可见她是一个善良、懂分寸的人;又如在七十六回,中秋赏桂,唯恐“露水下了,风吹了头”拿巾兜与大斗篷来,劝老太太“坐坐也该歇了”,鸳鸯忠心耿耿,考虑到贾母生活的细微之处,面对鸳鸯的关心,贾母说:“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要坐到天亮!”一面却又“戴上兜巾,披上斗篷”老妇人虽嗔犹喜,从两个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一种主仆关系,倒不如说是一种亲情的关系。说到她的出场作者就已经埋下了伏笔,这里有故意提到鸳鸯的出场是为了传达贾母的意思,而贾母之所以会派鸳鸯出来,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大老爷。在开始就已经把鸳鸯的命运与这个大老爷结合在一起,以至到了后来的鸳鸯抗婚和自杀,大老爷都是其直接的因素。

二、鸳鸯的叛逆

鸳鸯是一个与封建制度相违背的一个人物形象,无论是她的性格还是思想上,都比别的丫鬟甚至是小姐有着更深层的内涵。那么体现出这个人物形象的发展高潮的就是在第四十六回,也就是鸳鸯迸发性格特征的一章,“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大老爷看上鸳鸯,托邢夫人来向老太太讨,邢夫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凤姐商量,但是凤姐却想:“鸳鸯素昔是个极有心胸气性的丫头,虽如此说,保不严他愿意不愿意。”在邢夫人进去见鸳鸯是,有这样几句话描写鸳鸯的:“他穿着半新的藕色绫袄,青缎掐牙坎肩儿,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当邢夫人说到老爷要把他收做小的时候,刚开始只是脸红不肯跟邢夫人走,当邢夫人说到做大老爷的侧房有那些好处时,鸳鸯只是低头,仍是不语。无论邢夫人怎么问,他都一言不发,以至邢夫人以为他只是害臊。这也正是鸳鸯的厉害之处。他在贾母身边呆了很多人,耳濡目染,也懂得了很多,他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绝对不能够当着邢夫人的面拒绝,因为此刻没有人可以作他的靠山,况且若是当面拒绝,邢夫人是他的上司,若得罪了他,那么邢夫人随意在贾母面前抹黑他,鸳鸯就会进入绝路。所以这时,对她最有利地莫过于沉默,让邢夫人以为她害臊。但是鸳鸯对平儿和袭人面前,明摆着不嫁大老爷、琏二爷、宝玉,“老太太在一日,我一日不离这里。”“纵使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做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得干净呢!”如此叛逆又聪慧的烈性女子形象轮廓已经塑造成。

   对于嫂子的劝说,她是进行强烈的抨击,一点情面都没有留,“你快夹着你那屄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又是什么“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的丫头做了小老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封就了自己是舅爷;我要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去!”这既有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不满,也体现了鸳鸯反抗的命运安排的决绝。

  在鸳鸯拒绝了贾赦的要求后,贾赦这样子说:“我说给你,叫你女人和他说去,就说我的话:‘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若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我要他不来,以后谁敢收他?”“凭他嫁到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服了他!要不然势叫他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鸳鸯的哥哥就将贾赦的这些话当面对鸳鸯说,此时的鸳鸯就已经知道不是顾及到任何主子面子的问题了,若不搬出贾母,那么她自己也没办法保住,因此她假意地对哥嫂说:“我便愿意,也须得你们带了我回声老太太。”这样,她就为自己争取了机会。

鸳鸯的聪明远远不止如此,她看到贾母里面王夫人、薛姨妈、李纨等有头有脸的人都在,忙的在贾母面前跪下,她是这样子说的:“因为不依,方才大老爷越发说我‘恋着宝玉’,不然,要等着往外聘,凭我到天上,这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终久要报仇。——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服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姑子去!要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支吾,这不是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里头长疔!”说完就将她原先准备好的一把剪子拿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剪头发。真是一个烈性又叛逆之人啊,一席话说得在情在理,刚硬不变,更为重要的是众多有头有脸的人都在这里,而这里最大的莫过于贾母,由贾母发话,所有的人也不敢再帮贾赦逼迫鸳鸯了。“鸳鸯不独宿之鸟,然不妄耦,故以名。”[2]也不妄作者为她起了这样一个富有意味的名字。

鸳鸯对琏二爷的态度,从平儿拿她开玩笑时可见,鸳鸯不愿给大老爷当小老婆,平儿就开玩笑说:“你既不愿意,我教你个法儿,就说已经给了琏二爷了,大爷就不好要了。”鸳鸯啐道:“什么东西!你还说!前儿你主子不是这么混说?谁知应到今儿了。”所以说她的思想相比当时封建制度来说,具有其很强的叛逆性,她懂得去争取自己的自由,懂得去抗拒她不想要的命运,虽然只是一个丫鬟,却没有一个丫鬟能够像她这样,活得更有自我。当然,她的叛逆也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反抗一个丫鬟的命运,最终只能以死来了结一生。

三、鸳鸯的悲剧

鸳鸯的悲剧是鸳鸯人物塑造的另一个高潮,也是她生命的绝唱。在一百一十回里,史太君寿终归地府,贾府一片哀伤之气,其中哭得最凄凉的就是鸳鸯,鸳鸯可谓是忠心耿耿,就算是老夫人死了,贾府没钱了,她仍然要求凤姐要风风光光地把贾母葬了,这本不是一个丫鬟能够做的,但是这种心,就是贾政、王夫人都是比不上。贾政为了保全名节,不失把柄在别人手中,最终只能委屈贾母,冷冷清清地葬了。鸳鸯找到凤姐,跪着对她说:“我问宝二奶奶,说是老爷的意思老太太的丧事只要悲切才是真孝,不必糜费图好看的念头。我想老太太这样一个人,怎么不该体面些!我虽是奴才丫头,敢说什么,只是老太太疼二奶奶和我这一场,临死还不叫他风风光光!我想二奶奶是能办大事的,故此我请二奶奶来求做个主。我生是跟老太太的人,老太太死了我也是跟老太太的,若是瞧不见老太太的事怎么办,将来怎么见老太太呢!”“老爷是怕招摇的”但是如此尽心尽力的鸳鸯,就连李纨也说到:“只是鸳鸯的样子竟是不像从前了,这也奇怪,那时候有老太太疼他倒没作过什么威福,如今老太太死了,没有了仗腰子的了,我看他倒有些气质不大好了。我先前替他愁,这会子幸喜大老爷不在家才躲过去了,不然他有什么法儿。”,从李纨的口中,我们也更清楚了鸳鸯的处境,李纨可以说是属于当时的上层人物,丈夫是贾政的大儿子,她对于上层人的规则与运作是相当的清楚的,老太太是家里唯一能够保住鸳鸯的人,一旦老太太死了,那么在封建家长制度下,顶替上去的就是贾赦,贾赦既是整个贾府的中心,那么鸳鸯自然是逃不过的。当然,鸳鸯也是看透了这点,才会有第一十一回里“鸳鸯女殉主登太虚”鸳鸯哭了一场,想到:“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如今大老爷虽不在家,大太太的这样行为我也瞧不上。老爷是不管事的人,以后便乱世为王起来了,我们这些人不是要叫他们辍弄了么。谁收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的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可见,鸳鸯的死,贾赦是直接的因素,也是致命的原因;其次就是当时邢夫人等人,鸳鸯在断发明志的时候,曾得罪了邢夫人、自己的哥嫂,故此这些人都会成为未来逼迫鸳鸯的潜在因素;当然,鸳鸯选择自杀,也是因为对于贾母的忠心,从他交代凤姐要把贾母的葬礼办的风风光光,让他可以在将来见到老太太时有得交代可看出来。鸳鸯的忠烈之心由此得到最完美的显现,“色中之厉鬼,贾赦归期不远,年轻貌美名属一流的鸳鸯与其将一生托给枯桑朽榆,不如一死了之”[3],她的烈性就是如此,她的悲剧命运也不禁使我们震撼。后来人才会感叹“她不做”殉主的‘烈女’,又有什么别的选择呢?”[4]

如果说司琪是勇于冲破封建伦理束缚的柔性女子,晴雯是有着自尊自强的刚性女子,那么鸳鸯就是冲破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烈性女子,“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成为鸳鸯一生中最鲜明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叶沙.细读红楼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9.

[2]佚人氏.读红楼梦随笔[M].转引自.红楼梦研究文选[J].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13.

[3]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回批[M].转引自.红楼梦研究文选[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6.

[4] 刘亚芳.鸳鸯的悲剧人生[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0,(3),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