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个善于建设的班主任〉有感
(2024-04-30 21:28:07)作为班主任比起班级建设,我听到的更多的是班级管理。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如何做一个会管理班级的班主任?这是我们作为班主任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词汇,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头疼的问题。如何将一个班级管理好,是我们班主任的重中之重。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问题都是在我拜读这本书之前的浅薄的认知。是我错误的将自己放在了一个管理者的与学生对立的位置上,但是实际上我是可以成为一个班级的建设者的,我可以成为班级的建设者之一。如果我仅仅做一个管理者,那么我就把自己放在了学生的对立面。这样就容易引起失身的冲突和矛盾,而如果我将自己定位为建设者,那么我就可以和我的学生,甚至和我们学生的家长以及学校的各位相关的老师们一起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班级,形成共同成长。
之所以我们作为一个班主任,会一直将自己定义为管理者,也是情有可原的。众所周知,“累、忙、茫“,这三个字是班主任的常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工作量大而繁琐,面临的问题冗杂而棘手,如何在这一团乱麻中抽丝剥茧,有条有序地解决问题是我们的日常挑战,如何在一地鸡毛中保持对教育的热爱,是我们每天的必修之路。为了对抗这些困扰,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带班,如何管理。但实际上,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从未学过管理学。从学校一出来,我们就是一个既要谦卑向前辈和智者们学习,又要严肃地管理学生的状态,却没有一个系统的课程来教学管理学。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建设者而不是管理者的原因,也是源头。
事实上刚刚成为班主任的时候,我连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都算不上,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管理班级,初出茅庐的我只是一脸茫然的进行一些教育教学,甚至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都是一个相对平等甚至低位的方式,试图与学生只成为朋友。这样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我在最初的小学教育过程当中寸步难行。后来读了一些班级管理的书籍,认识到了班级需要带领和科学的管理,没有科学的班级管理,整个班级就会是一盘散沙,班级学生就处于无组织无纪律状态,自己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不出来,学习环境非常糟糕。因此,班主任的工作量就会无形中加大,效率非常低。相反,有了科学的班级管理,师生之间就能建立良好的关系,班集体也就能够比较和谐团结,学生才能一致向上。
如今,我细细品读杨雪梅老师的《做一个善于建设的班主任》这本书,又给了我更不一样的感受,她不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管理一个班级,而是作为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去打造一个班级。相比之下,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大大提升。过去被动地处理问题,现在主动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这本书从“探寻触动心灵的密码”“建设有活力的班级”“搭建家校合作桥梁”“谱筑专业发展基石”
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全盘发力,让散沙汇聚成塔》,杨老师在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家长和科任老师,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她不是孤军奋战的。杨老师讲究策略和方法,全面考虑学生、家长、科任老师合作等多个因素,争取抓得家长的配合,学生的支持和学科老师的帮助。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不喜欢将自己的工作假手于人,主要是因为不想麻烦别人,觉得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完成就不要牵扯别人进来了,殊不知因为自己的孤军奋战,把自己累得要命,还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学生不出成绩,家长不能理解,科任老师无法配合,一点儿也不利于班级团结。
非常感谢前辈的智慧和领导,让我醍醐灌顶。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将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