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诚实与“背叛”

(2023-04-22 19:34:00)
小范与同学小蒋发生了冲突,你来我往地斗了几下。我问小范为什么主动引起冲突,他梗着脖子说:“因为他欺负我朋友,小苏,然后小苏让我帮他收拾他!”一时之间,焦点移向了小苏。我是允许学生为自己辩驳的。于是我向小苏求证,小苏犹豫了一下,说并没有。小范瞬间失望,我看向他,用眼神示意他是否承认。他也没有挣扎,认了。鉴于最后小范和小蒋也承认了错误,我小施惩戒,就把这一茬揭过去了。但是没想到,小范还有下一手。
放学了,我带着全班出了校门,说要再见,全班散开回家,当我往校门走的时候,同事正好开着车出来,示意我往前看。我一回头,远远看到小范扯着小苏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跳起来打小苏的头,一下又一下。我着急地喊:“小范!过来!”连着喊了三遍,他却不见过来,而是加快脚步往前走,且手上不停地打小苏。我没有办法,只好喊小苏,小苏听到回头,小范看似不情愿地放开了小苏,小苏朝我走来。他垂着头,不好意思地看着我。我看着他挨打的头,发现有些红红的。我心急地问他是不是被打了脸,现在疼不疼。小苏却说,只是打到了耳朵,现在也不疼了。他急着走,我看他没有大碍,也就没有强求。
目送小苏离开,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与悲伤。发生在我眼前的校园霸凌,我的学生打我的学生。怎能不让我愤怒,怎能不让我悲伤。我整个晚上都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反复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教育案例,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整个一个晚上我都无法入眠。第二天学校活动结束后,我终于得以有一些时间,在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我又一次拿起手机上网搜索了起来。我很清楚,这件事,非比寻常,涉及到学生的人格发展,恶念恶行在孩童时期就必须被纠正,否则就会愈演愈烈。
终于,眼保健操结束,我站到了讲台边,把中间位置空出来。
“小范,你来这里,说说你昨天在校门口的行为。”
在课间的时候,我已经观察过小范了,他今天情绪稳定了许多。想了想,决定分课堂教育和课后疏导两步走。
小范自知昨天下午做错了,站在一边不说话,我等了两分钟。严肃地把昨天我看到的情况说了出来,学生们一片哗然。我问小范,我说得对不对,他有没有要辩驳的?小范表示没有。学生更加震惊了。我还讲了我对他做出这种行为的背后的原因。
我说,小范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对自己原本认定的好兄弟“小苏”的临阵“背叛”表示不满。自己愿意为好兄弟“报复”他人,自己的好兄弟却不愿意为自己“隐瞒”真相。这份“背叛”给小范带来了极大的委屈和愤怒,于是他选择的不正确的方式宣泄。
小苏表示就是如此。大家似乎也觉得情有可原,但是又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我不爱同学生讲道理,我喜欢讲故事。如果学生不能够换位思考,那我就帮他们换位思考。
于是,我设定了一个情景:小范的朋友做了坏事,是会被警察叔叔抓起来的大坏事,他让小范不要告诉别人,帮他隐瞒,但是隐瞒的人也会被警察抓起来的。那小范还会不会帮忙隐瞒呢?小范犹豫了一下,慢慢摇了摇头。我又把小范替换成小范爸爸,再问小范,你希望你爸爸帮人隐瞒吗?小范立马摇头,头摇得个拨浪鼓一样。很明显,小范进入了情景。而讲台下的学生,也明白了。
于是,我开始教学生辩是非。
我反问学生:坦白算不算背叛?学生开始摇头,但还有学生犹豫。我又问学生:我们是否应该诚实?学生开始点头,但是很明显,小范他依旧陷入自己被背叛的怪圈中。我问他,是不是觉得小苏这么做,虽然是诚实的,但是却很不讲义气?小范用力点头,其他同学也似懂非懂。我同大家说:诚实是基础,义气基于情理,不应该是需要去撒谎而实现的,如果需要,那说明这个义气没有什么正面性,所以。如果需要抛弃诚实讲义气,那这分义气本身就是错误的,不讲也罢。所以,做人,诚实应该是第一位的。说到这里,学生们都明白了,小范也承认了错误。
随后,我强调了小范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是校园霸凌,这是错误的。我们同学之间要友爱相亲,不能欺负他人,殴打他人。说到这个,学生们还是很能理解的。几乎不用我多说,他们就互相点着头认可。
小范垂着头走回自己的座位,很是丧气。下了课,我让他跟着我回办公室。这一次,我不再严肃,而是放低了姿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同他交流。
我请小范坐在我身边,蹲下来,仰着看向他,温和地说:“小范,刚刚课堂上老师讲的道理,你肯定都已经明白了,但是老师还想和你说点心里话。”
小范情绪低落,点了点头,吹着脑袋看向一边。
我摸了摸小范的头,问他,我们是朋友吗?你觉得朋友应该要讲义气对吧?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柔声告诉他,昨天在校门口,在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见证下,我没有教育好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在殴打另一个学生,而是我唤不回我的学生,我作为老师,特别尴尬。他突然就红了脸,看着我渐渐红了眼眶。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在老师眼里,小范是特别仗义,特别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是老师的好帮手,好朋友。所以在小范你做出这样的举动的时候,老师特别受伤,老师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呀,小范怎么不帮助我了呢?小范怎么会让老师在大家面前这么难做呢?”小范愧疚地移开眼神,眼眶里渐渐蓄起了泪水。我仰着头看向他:“老师相信,小范只是一时冲动,才会做出那样的事,小范绝对不是会霸凌同学的人,更不会让裘老师伤心难过的,对吗?”小范快速地摸了一把眼睛,将泪水一滴不留地擦去,用力地点了点头。我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他交流,告诉小范,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要互相为对方着想,不能一味地要求对方包容自己,更要多多为朋友考虑才是。喜欢一个朋友,就要让他快乐,而不是要求他付出。
我想,小范以后定然不会成为一个霸凌别人的孩子,因为他从此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