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广告
(2023-03-11 22:21:44)拒绝广告
因为近来我在班级里开展了许多活动,加上自己也开始对各类活动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整理的习惯,看着自己原先只用来发布学生习作的公众号渐渐丰满,我开始有了一份惶恐。这会不会最终流于形式?
流于形式,变成广告,只做包装,劳心劳力,浪费时间,这是我最怕的事情。一开始开设一个专门的个人公众号只是为了通过发布学生的优秀习作,通过曝光和肯定来激励他们写作,而一开始的阅读活动也只是在班级里的一些小型的、不连贯的、甚至是偶发性的。今年我开始系统地、有规律地开展活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记录。除了之前坚持的每周佳作推荐,现在增加了每周经典诵读一诗一句,每月好书推荐共读,每月小剧场展示。如果要进行记录,那势必会占用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我很清楚,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并且从中汲取知识和力量,得到锻炼,那我这些活动就很值得。但是最怕的就是:活动只是活动,没有让学生得到我所预设的知识和锻炼。流于表面的活动就会变成毫无用处的广告,最后只能博看客一笑。我还很清楚,如果我只活动、不记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是如果不记录,学生势必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积极性,而且如果不记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前段时间我的脑海中冒出了很多活动设想,也做了很多尝试,我很激动,但是同时也把自己逼得很紧,整个人都很疲惫,我的身体完全跟不上我的大脑,甚至出现了一些病症。当我把这个问题告诉我的朋友时,他告诉我,我需要克制工作欲望、拉长工作呈现时间。他的话点醒了我,我的活动太过于紧密,高强度的工作、高密度的活动让我的神经无比兴奋,但却让我的身体无法喘息,我过度重了量,长此以往,一旦我撑不住,那就会失去质。而更可怕的就是学生在高密度的活动任务之下,一旦疲于应对,就极有可能失去积极性,甚至失去兴趣,然后活动变成应付,那是很危险的事,自上而下的流于形式是可怕的。思前想后,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落实,落实目标。
为了落实目标,我开始思考我的初衷:我为什么开设这些活动?我的初衷其实是产生影响。我想让我的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丰富在校的生活,成为一个大方、活跃、积极、好学的“读书”人。所以,我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甚至是主动去组织活动。兜兜转转,原来我的活动理念和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一致。说到底,我还是在做引导工作,我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想要去参与这些活动。
不必害怕流于形式,因为只要是他们所热爱的就不会流于形式,只要是他们所热爱的,那我的记录就不是广告而已。
今天我为学生购买的,专门用来给他们拍摄活动视频的三脚架到了,我拆开包装就组装了起来,可是装起来后突然就想到了一个能够提升学生兴趣和活动积极性的小点子,我要拆掉我自己组装起来的三脚架,要把这些东西带到学校去,让他们自己组装。他们的多开心呀,这是老师专门为他们活动买的器材,这是自己亲手组装起来的器材。伺候,他们每一次站到三脚架前面就会意识到,自己才是所有活动的主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所热爱的。
我找回了自己,我明白了,我没有陷入我所畏惧的形式或者广告,我一直在坚守自己的理念,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在做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抓住每一个机会引导我的学生们称为更好的自己。今后,我将坚持我的理念,我也将勇敢地将这些活动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