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的起点

(2022-11-05 18:13:54)

平日里,我总是头疼于学生对学习不上心,百般教育都无济于事,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想着今时不同往日,一方面学生时间有限,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所以我大多时候都是想办法触动学生的内心,进而推动学生做出正确选择。所以在我看到《无负今日》中王梓坤先生的片段时,我想着一定要分享给我的学生。当时想到的是感动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更加积极向学,但是这件事却反而点通了我——现代教育也许可以有所变通。

由于最近一直在学习人物形象分析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看完电影片段之后,我忍不住同学生一起回顾了这短短几分钟的片段。我意外地发现,当我关掉视频,引导学生回忆片段中出现的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让他们想想当下环境中人物的心理,甚至拓展开来谈一谈社会背景,他们可以如数家珍,细细道来。我随着学生的叙述,写了整整一黑板,每多写一个字,我都多一分震撼!最后他们甚至自己提议,可以就这个小片段,写一篇作文。这是曾经让我头疼的学生,虽然他们爱我的课堂,但是依旧无法全程专注;虽然他们爱我,但是依旧无法克制完成作业时突如其来的懒惰。可是此时此刻,他们的回答,这一黑板的记录,是他们的专注和努力的展现。也是我突然燃起的希望之火。

我突然明白,信息化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也许被局限了。我们其实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教育方式,一本书,一支笔,一体机那块屏幕还可以被利用得更好。我们坚守在乡镇,面对的是特别普通的学生,他们是一群普通又稚嫩的孩子,深受现代社会的各种影响,不可避免地和曾经只靠一本书一支笔就能专心治学的前辈们产生了区别,他们也许需要不同的,更有针对性的,更能抓住眼球的课堂。

我将我的想法同身边的前辈分享,我想尝试改变,前辈告诉我,太难了,没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加上现在整个工作强度和学习强度,一个老师想要去尝试这样大范围的改变,无异于异想天开。其实上,确实如此,从我有想法萌芽到现在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实施,但是我想,我总会找到那个机会,哪怕只是一次,一堂课也好,我想试试,我也想为这些孩子试上一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