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柱的认识》观课报告

(2016-12-12 22:19:08)
标签:

教育

分类: 观课报告

《圆柱的认识》观课报告

通过网上继续教育学习,观看了赵登攀老师的一节六年级数学市级优质课,有关圆柱的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本课是在学习了长方形,圆形,正方形等一些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圆柱的基本特征,它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习圆柱表面积必备的基础知识。

在这节课中,赵老师紧紧抓住新课标中从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一理念,从备教材、用教材、备学生的角度去进行备课,以实际行动实践新课标、落实新课标。

课堂上赵老师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和学具,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使他们在感性上对圆柱有了初步认识,建立了圆柱的初步表象。

课堂上赵老师还举了大量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有效地思考,并依赖于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能够解决问题的学习生态资源。在学生发现圆柱两个底面相等的时候,只是源于对圆柱的生活感受,而当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学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自己的发现,从而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兴奋的行为状态,就更容易参与到下面的问题解决中去。

课堂上以学生观察、体会为主,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摸一摸等直观方法探究认识圆柱的组成和特征。通过动手操作,剪一剪、再展开,圆柱体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它的各部分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又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发现圆柱的特征,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运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得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赵老师的语言通俗易懂,如圆柱的粗细、高矮等学生容易接受。板书明了,态度也很温和,和学生的距离一下拉得很近,并且教师激励评价学生语言精练、亲切、得体,过渡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新旧知识迁移)学数学的方法,渗透一些数学思想。

不过,我个人认为:在教学圆柱侧面展开图时我觉得赵老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和创新,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操作时间,学生自然会剪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体验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或者是不规则图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