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日志一般有两种形式,即记录在笔记本上的日志和网络日志(教师博客)。由于日志是对个人经验和观察的记录,所以教学日志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教师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感兴趣的和有意义的内容。一般来说,教学日志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1.点评式。即在教案各栏目相对应的地方,针对教学的实际言简意赅地加以批注、评述等。这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日志形式,适用于教师在课前或上课期间的突发奇想或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
2.提纲式。即通过对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的分析,提纲挈领地一一列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展开及运用情况,学生表现及自我表现等方面的成功与不足。它一般是在课后进行的,可以较为全面、系统地评价教学上的成败得失。
3.随笔式。即教师具体地对自身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后的记录形式,它注重教师对某一问题、事件的感受,揭示教师的思维方式,洞悉教师的内心世界及感受。
4.专题式。即抓住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如语言表达、课堂组织与管理等)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教学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教学理念,从而确立正确的教学行为。它一般也是在课后进行的,周期性较长。
此外,教学日志是一种不规范的文体,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在:
1.运用生活语言。教师撰写日志不需要华‘丽的词藻,而是尽量运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表达对教学的感受。一方面,它可以使作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教学日志的分享者(读者)带来亲切感。
2.以第一人称叙述。教学日志是教师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是关于“我”的经历、想法、做法等,因而它往往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叙述方式有助于教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乎理性的思考与判断。
由于教学日志是从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的,因而人们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日志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继而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