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为自己的观察者

(2025-05-08 10:58:32)
标签:

《静园散语》

《成为自己的观察者》

周霄山: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就是,认识别人的是智,认识自己的是明。那我们怎样自知?也就是自我观察。自我观察,首先就是不评判,不去对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人和遇到的事归类,喜欢或不喜欢,好的或者坏的。因为,当我们的注意力放在评判上时,头脑就会为行为贴上标签,而一旦贴上标签,我们也就会停止自我观察了。

自我观察只是真实地去看到当下一切的发生,不需要做任何改变,不需要因为自己不够好的自我评判而努力改变自己。诚实地面对自我观察时内在各种各样的,没有好坏对错,正视而不逃避。只是观察看到当下的发生,才能觉知我们的内在真实的需要。当我们能满足于自己,站在更广阔的视角,接受世间百态,看惯所有的不如意,心大了,事就小了。

人生就是一场向内探索的旅程,生命只为体验而来,不仅来体验痛苦,还体验幸福和美好。我们如何成为观察思考者?就是超越思维的束缚我们是否曾感到自己与外界隔离,但实际上与万物合一?思维,这个看似强大的工具,其实也可能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正确地利用思维,它将是我们的得力助手;但若利用不当,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误以为自己是思维的主宰,但实际上却是思维在控制我们。

我们要想成为观察思考者,首先要意识到我们不是思考的主体,而是观察者。特别是那些重复的思维模式,一直都在困扰着我们。我们在倾听声音时,不要急于评判,不要对所听到的声音做出判断,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同样的声音再次浮现。我们会逐渐意识到,自己正在倾听一种声音,而我们是做为一个观察者存在。这种自我存在的感觉超越了思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意识。随着我们不断地倾听思维,我们就会感受到在思维之下或之后的一种有意识的临在,那就是我们更深的自我。当思维止息时,我们会体验到一种思维的中断。在这种空白中,我们会感受到内心的静止和宁静,与本体合二为一的自然状态。在这种内在的联结中,我们会比思维认同状态下更为警惕、清醒和临在。会提升我们身体生命能量的振动频率。随着我们进一步深入这种无念状态,我们会认识到一种纯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喜悦地感受我们的临在:所有的思维、情绪、身体以及整个外部世界,在与我们的本体比较之下,都不那么重要了。然而,这不是一种自我的状态,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它超越了我们原先认知的自己,比原先的自己伟大。

我们怎样才能获得智慧?就是无关生智,局外生慧。我们之所以没有智慧,是因为我们在局内,我们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固定角色,那就很难开启智慧。当我们什么时候成为了观察者,我们也就拥有了智慧。当我们的头脑里一旦生出了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就是观察者思维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拥有了的思维,我们也就成为了拥有智慧的人。

做一个观察者,不是让我们观察天地万物,而是观察自心,心是万能之性的,是无限广大无依无著的。而当我们依著于什么,就会执迷于什么,越执迷就会越苦恼。观察者总是坦然接受一切存在,真正的悟道之人并不是弃世厌俗,而是允许一切存在,并能坦然接受一切存在。要允许一切存在,就是与心同源了,就是悟知了心的本质。心生万物,心拥有无限无尽的智慧,智慧创造了一切,生发了一切。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一切万人万念万象皆是道的化身,是本源之境的化身。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排斥一切,不会抵抗一切,不会取笑任何人,不会漠视任何人,因为一切天地万物与人类都只不过是个化身而已,都是源于大道这个总源头。归一合道了,才能觉知真道真境真心,都是来体验并升级的,而不是把自己的化身困在其中。我们要在本因上洞察自己的内心,带着一颗觉知觉察的心,时时审视自己的起心动念,才是改变自己人生的关键性一步。转换成一种观察者的角度去看待一切事物,就会发现,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人生就是一个生命的体验、旅行、提升自我智慧、成长心灵的过程。

成为自己的观察者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自助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当我们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的时候,就会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也就会更容易看清自己。当我们开始观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就会渐渐地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让自己知道了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完善。观察自己的思维,当自己总是习惯于认为自己是对的,而总是反对别人的观点时,就会陷入单一的思维。观察自己的思维方式,当我们不赞同别人的观点时,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通过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

当我们有意识地开始观察时,就会看到事物原本的真相。当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体验到人生的经历,就会不断地改变自己。向内观自己,改变认知。通过观察自己,认识自己的盲区,才能不断地突破原来的自己。当自己的认知开始觉醒时,就会克服自己的本能天性,愿意改变自己。

什么才是真正的我?经历种种痛苦难堪恐惧的我,不是真正的我。所谓的我不是我所经历的事件和情绪,真正的我是观看自己经历各种喜怒哀乐目睹所有一切的人。真正的我是觉知这一切事物的我,我的意识独立在外。独立在外并觉知所有的一切,我是觉知者、是观察者、是见证者。借由觉知我在觉知,我学会放下,我的灵性就因此而觉醒。

我们需要从思维情绪的参与者,变成旁观者,这就是觉知。所以,当我们处于情绪中,我们总是试图通过压制自己让自己回归理性,从而塑造思维的无意识状态,我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并偏执地认为自己正在解决世界上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同时夹杂着各种负面情绪和躯体障碍。所以,真正的身心合一就是从头脑的梦幻泡影中醒来,从参与者变成旁观者。当我们能够从头脑中出离,我们就能够与当下的生命实相合一。

做自己的旁观者,意味着我们需要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人生。我们需要观察自己的行为、言语和思想,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而当我们旁观自己所经历的人和事时,我们需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要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都是我们成长的助力。我们要感谢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因为它们都是我们成长的垫脚石。感恩的心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努力地追求未来。只有当我们真正面对过去时,才能真正地释放自己,走向更好的未来。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让我们成为自己的旁观者,去观察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人和事。让我们以感恩的心态去珍惜当下,以勇敢的心态去面对过去,以独立的心态去思考未来,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自己的人生,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做自己的旁观者,是一种更高级的意识。我们可以体验到现在的自己正在做什么,正在体验到什么,以体验去旁观体验,以思考去旁观思考,于是可以得到双重的体验和两种维度的思考。意识层次越高,对于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世界的体验就越深刻。无论是世界还是生命,只属于那些能运用更高层次意识来体验人生的人。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把自己从各种人生套路中解放出来,还自己一个大自在的生命。真正地放飞自己,是在高维的意识里翱翔。

当我们以观察者的身份看待自己时,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超脱。只有当我们从当局者的角色中抽离出来,才能看清自己的真实面貌。我们只有善待自己,理解自己,那么所有的情绪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助力。自我觉察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只有当我们跳出小我,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和变换莫测的生活中游刃有余,找到内心的平静。这种观察者的智慧,让我们能够以一种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方式理解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万事万物的本质,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当我们有一天能够提升认知维度,上升到更高层次来观察自己时,我们就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也就是真正地认识自己。这时,我们就成为了更高维度的观察者,拥有了更深的觉知和智慧。做为观察者,我们能平静地看待自己和即将发生的事情,能够领悟天道,顺应天道,我们也就跳出了自己,成为了更高维度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