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空无碍入鸥群

(2025-04-13 17:13:01)
标签:

《静园散语》

心空无碍入鸥群》

周霄山:

清朝诗人张船山的名句:“心空无碍入鸥群。”也就是说,因为我心里没有什么,连杂念都不起,随便走到鸟群里,与鸟可以玩在一起,它不会飞走。通常,我们只是看到诗作的好,不过,他引用了佛经,就是说世尊与他的徒弟阿难,两个人在外面散步,很多各种各样的鸟都在那儿,他两人一起进向鸟群里,世尊走过来,鸟不飞,好像没有人过来一样。可是阿难跟在后面,他一走到,鸟就飞开了。阿难很奇怪,就问佛,为什么?鸟看到你,跟以前一样,我来,鸟都飞了。佛说,因为你还有害人之心,嗔心贪心没有去;佛说,我是没有,我跟它们一样。

天地之间,什么是心空无碍呢?只有虚空,一切有形象的东西,都是有碍的。所以要想心空无碍,就要同虚空一样。所以六祖说,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能够心同虚空,就自然做到楞严经中说的,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因为虚空遍布十方,心能合于虚空,自然也就能含裹十方了。因为含裹十方,这时候会自然知道,宇宙万相,都在自己心中生灭去来,而此清净本心如虚空本来不动,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挂无碍。

有诗:“心如虚空无挂碍,日月星辰自轮转,万物生来复灭去,我心何曾有变迁。”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因为心无挂碍,自然就没有恐怖,因为恐怖本身就是一种挂碍,也自然会远离颠倒梦想,因为颠倒梦想本身也都是挂碍,心之所以不能空,就是因为有梦想,心若无想,自然心空,心空自然无碍。“心空无碍入鸥群”,是说佛散步走到有鸟的地方,鸟没有飞,而佛的弟子走过来,鸟就飞走了。这正是因为佛心空,不会觉得鸟有妨碍,鸟也不会觉得佛对它们有妨碍。做到这样就是究竟涅槃。

心空无碍入鸥群这一富有禅意的诗句,其核心思想是描述一种心境空灵、无挂碍的状态,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甚至与鸟类等生灵融为一体。心空无碍心空指的是内心清净、无杂念,不被外物所扰;无碍则是指没有障碍或束缚。这种状态类似于佛家所说的心如虚空,即内心如同虚空一般,包容万物却不为万物所动。这种心境能够让人远离烦恼、恐怖和颠倒梦想,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鸥群象征着自然中的生灵,尤其是鸟类。当一个人的内心达到心空无碍的状态时,他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与鸟类等生灵融为一体。如佛心空无碍时,走到鸟群中,鸟不会感到害怕或受到惊扰,因为佛的心境与自然完全契合。

《列子》中的一个故事,也就是成语鸥鹭忘机的典故:从前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喜欢鸥鸟,每天早晨到海边,和鸥鸟玩乐,成百上千的鸥鸟落在他的身边,一点也不害怕。他父亲知道后,就对儿子说:为我抓一只来,让我玩玩。第二天早晨,此人照例到海边,但鸥鸟在他的头上飞来飞去,不再落下。因为,此人这时有了机心,有了贪欲,有了目的,而鸟儿是忘机的。

鸥鹭忘机的本意是至言去言,至为无为。也就是,最好的话是不说话,最好的行为是清静无为,毫无杂念,一任自然。鸥鹭忘机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谁有了机心,大家就会远离他。鸥鹭可以忘机,是因为那个住在海边人开始时也是有一片真诚之心的。所以,做人不可有机心。也就是,当一个人的内心达到心空无碍的状态时,他就能够与大家与自然甚至与鸟类等生灵和谐相处。

心空无碍入鸥群体现了道家与佛家思想的融合。道家强调与万物并,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佛家则强调心无挂碍,即内心的清净与超脱。两者结合,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谐统一的境界。在现代社会,这句诗提醒我们,内心的清净与无挂碍是获得幸福与安宁的关键。当我们放下执念、减少欲望,便能更好地与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心空无碍入鸥群不仅是一种理想的心境,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启示我们,只有内心清净、无挂碍,才能真正与自然和谐共处,找到生命的真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