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经达变
(2025-03-12 10:23:57)
标签:
《静园散语》 |
《持经达变》
周霄山:
《易经》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就是,宇宙自然万物只有变化才能持久。然而“变”与“化”是不同的。“化”就是“变”的过程,而“变”则是“化”的结果。《易经》进一步说,变化也是有条理的,变化一定要根据不易的常则,如此才不会因为乱变而导致不良的结果。也就是,做到有原则地应变才能通;反之则不通。我们只有持经达变才能真正变通。我们把不易的常则,叫做“经”;把变易的因应方式,叫做“权”。“持经”,告诉我们,要坚持既定的原则。“达变”,则是为了能够达到“持经”而做出一些合理调整。也就是,一切的权宜应变,都不应该偏离既定的原则。《易经》给我们的启示是:唯有持经达变,才能做到真的变通。
持经达变,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长久的主要原因,可惜现在很多人失去了这样的能力,以致难以变通。能够很好地做到持经达变,就要求我们依易理而行,如此才容易变而求通。如果是缺乏原则或是违反常则的变,是行不通的。如我们是生活方式可以变,生活法则一直没有变。所谓的创新,就是建立在不离经叛道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和完善。有原则的人在心里有一根指南针,永远不会迷失方向,顺境时不把自己看高,所以不会得意忘形;逆境时不把自己看低,所以不会失意沮丧。
“持经达变”是为人处事的大智慧,其中的“经”是完整的思想体系,“变”是圆通地应对事物,也就是应用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圆通地应对事物。《荀子》说:“千举万变,其道一也。”也就是,千变万化的是表象,其本质规律是一致的。《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世间万物都是阴阳互相作用,不停运动而成,彼此中和才能“和”。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激进变革的人基本上没有得到善终的,《易经》告诉我们:万事有阴阳,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同时,阴阳还在相互转化,好的可以向不好的方面发展,不好的也可以向好的方面去转化。
“持经达变”是对《易经》的一个高度概括。“易”乃一字三意:简易,不易,变易。所谓简易就是纷繁万象用简单的阴阳来概括;所谓不易就是事物内在规律不变;所谓变易就是事事万象不同,随时在变。个人之“变”是如此;企业之“变”是如此;社会之“变”同样如此。但凡背离了“持不变之经,达万变之易”的“天翻地覆”之狂烈大变,必然付出巨大痛苦的代价。《易经》说:“知机其神乎。”这说的就是有先见之明的道理。如果我们能预知先机,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了。
持经达变,经是完整的思想体系,变是圆通地应对事物。持经达变就是应用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圆通地应对事物。持经达变,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解决事物变化发展的各种问题,并达到人预期的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不变应万变”。
持经达变是中国人理想思想状态的一个概括。人的意识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思维、思想、创意。思维仅仅是人对一个事物能够做一些反应的基本意识反应层次。思想则是人对一个事物能够进行深究其内在含义,能够根据事物的特征准确对其定位的高层次意识反应。而创意则是通过完整的思想体系对事物作出判断和定义,并能给出合理的应对方法。一个人最起码要有思想,也就是说要有比较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果某个事物我们根本无法对其定义,那就是说明我们的思想体系还不完备。但创意不是随意创造,而是要站在原有的思维、思想上创造。苟日新日日新,新的意思不是绝对的新,而是有用的新,发展要发展有用的才叫合理的发展,创新要创造合理的事物才叫做创新,这就是持经达变。
持经达变包含了变和不变的部分。经,就是做人的根本和原则,是道心,是道德伦理,是一个人的人性及人情味之所在。变,就是生活的方式,一个人只要保持做人的根本和原则不变,无论生活的方式如何变,都不会迷失自我和找不到回家的路。中华文化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古时佛教传进来,文化的根本没有变,只是把佛教的精华吸收容纳。我们的文化是从来不排外的,枝节的东西一直在改变,在增加,但本质从来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做人也是一样,只要不变道心,不变做人的根本,我们就永远不会变得面目全非,随波逐流,迷失自我,也不会忘本。
持经达变,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以不变应万变,或者万变不离其宗。能做到持经达变的人,是活得很通透的人,也是很“柔软”的人,他们做事看似万般变化,深不可识,但中心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其实就是要用既定的原则来应付千变万化的事物发展。这种“不变”,不是 “停滞不前”,而是一种坚守,坚守一贯的战略、策略,坚守自己的理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也就是,立足于现实,驾驭外物。也就是,超越于现实,不被外物左右。庄子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外在世界扭曲了自己的心灵和本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要顺从这个本性,而不要用情欲物欲伤害它。我们生活中的幸福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感受到的,以不变应万变,做好自己。当我们处于痛苦与挫折时,勇敢的面对,在逆境中成长。当我们感到快乐与幸福时,珍惜当下,感恩过往的历练。所以我们要学会用不变的要素来应对变化的环境,才是获得有效发展的必然途径。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我们的核心,变化的是外部的因素。正因为以不变应万变,我们才能在有限里品味无限,在短暂中活出永恒。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有变化才会进步。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中,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不断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变化,适应时代要求。“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人持经达变,经就是规矩,方圆才是变化。应变是必要的,只要变得合理,就是正当的行为。然而,应变的基础是“守规矩”。也就是,做事之前先想合法不合法,只允许在合法的范围内应变,而不能逾越法律规定而乱变。
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事物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的,但其变化始终都要遵循着一定的轨迹,无论怎么变化都脱离不了其本源。事物的本源可以理解为事物发展的规律。什么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道”,我们可以理解事物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就是“道”。事物发展都是按照“道”来发展的,所以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该遵循“道”。这就是“持经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