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思维
(2024-10-01 10:01:03)
标签:
《瀞园散语》 |
《三分法思维》
周霄山:
什么是三分法思维?有三分法思维就有一分法思维、二分法思维。简单说,一分法思维就是不管他人说什么,我都相信,或者是不管他人说什么,我都不相信。二分法思维就是当听到他人说什么,就开始去研究、判断,经过自己的思考,认为对的,就说对,认为错的,就说错。三分法思维就是不会他人说什么都相信,也不会他人说什么都不相信。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就是“三”使物质出现了至关重要的层次性。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万能思维法也就是高层次的三分法思维。
三分法思维是非常灵活的,它既关照现实又考虑到未来,既参考你又听取他,既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同意,既有前进余地也有后退余地。我们常常用三分法思维来面对复杂世界,比如把有些人说话称为打太极,这个比喻很形象,因为三分法思维就来源于太极之道。太极是圆形的,太极中分开阴阳的是一条曲线,而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所以就不能总一分为二与正反两面看待事物。比如为人处世要圆融,不能直来直去,因为事物往往包含着太多不确定性。比如用一分为二的确定性去判断就很容易出错。比如科技快速发展是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也就是,用好了能够造福人类,用不好就能毁灭人类。所以,科技快速发展需要超越两面性的形而上高层次的“道”来正确引导。“道”就是真理,也就是宇宙自然万物及其运行和变化规律。
三分法思维是我们中国人的重要思维方式。三分法思维使我们做事更稳,不会走极端,做事可以减少很多失误。所以我们要掌握应用好三分法思维,这样就能够使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稳。如果把三分法思维正确灵活地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自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既然我们知道一切都在变化,那么就没有必要急着下判断。如果实在是很难把握正确地明辨是非,那么再看一看后续变化,再做决定就更安全一些了。更进一步来说,三分法思维能够促使我们开悟悟道,如果我们已经开悟悟知了形而上高层次的“道”的话,我们就已经能够知道一切事物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了,那么我们也就已经能够知道怎样做是最正确的了。
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人的思维方式越来越趋于西方的二分法思维。也就是在分析事物、解决问题时,一分为二地把客观事物的本体分成对立的两部分,最后的判断结论不是这个就一定是那个。表面上看,这种思维方式简单明了,黑白分明,对人们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有许多帮助,但这种二选一的结果往往使人的思维趋于僵硬和极端,易失去以新的视角在新的层面上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三分法思维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一种辩证地,把事物看作统一的可以相互转化的三个部分的思维法则。其主张“合”的思想,承认事物的两面性中间有一个灰色地带,任何“是”与“否”都会在一定的时机与场合向对立面转换,只知一味地在是与非中寻找答案,是机械、简单和草率的。当一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时,就必须要整体和辩证地来看待。而三分法思维相对于二分法思维来说,在分析解决系统和复杂的问题时,显然更科学合理,也更灵活有效。二分法思维倾向于二选一,而三分法思维则主张二进一,强调“合”的观念。我们需要灵活运用二分法思维来辨别是非,同时利用三分法思维来解决复杂问题,以提升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样,我们的思维将更加全面和高效。
我们在社会上行事做人,三分法思维是最能适应社会,也是生存力最强的一种思维方式。三分法思维更有包容性,更能应对复杂局面。在不确定之中包含着确定,在确定中包含着不确定。既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又能和而不同,互利共存。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三分法思维会让我们处事不惊、临危不乱、游刃有余地面对人生。
近代中国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学校里学的基本都是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思维。在学校里环境相对单纯,还难以看出其不良影响。而等学生到了社会,大部分人就会处处碰壁,碰得头破血流,为什么?就是因为不懂中国人的三分法思维。接受西方的二分法思维教育,也就读不懂中华文化,搞不懂中国人所具有的更为妥当的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最后是中国人不懂中国话,真是一种悲哀。我们中华民族是易经的民族,中华文化是易经的文化,用易经的三分法思维去读去看,更能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高层次智慧。
二分法思维虽然黑白分明,简单明了,但是把客观事物的本体简单粗暴地分割成对立的两端,并最终得出非此即彼的判断结论,容易使人的思维趋于僵硬和极端,容易形成零和博弈和引发战争,并最终失去新的视觉空间和解决矛盾的高层次智慧。而三分法思维,一个事物分有矛盾的正反两面,最终处理该事物时不是采用选择正面或者是选择反面的二选一的二分法思维,而是采用把正反两面统筹起来,将其看成第三面,也就是正反合一。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不但产生了三生万物的不朽功用,也成就了中华文化高层次的博大精深与无与伦比的巨大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