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而用之

(2024-06-06 09:55:15)
标签:

《瀞园散语》

《冲而用之》

周霄山: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也就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先说一下无形无相,却无时无刻不在,道之用,妙在一个是满的意思,在这里是说是无穷无尽的。道,冲而用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大盈若冲,其用不尽。

道,冲而用之,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体悟。第一:冲茶。冲茶之前,茶是茶,水是水。在水杯里放上茶叶,用开水一冲,就成了茶水。第二:顺势而为。就像打太极拳一样,让对方的力量用尽为止,然后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也就是将欲灭之,必固兴之,让对方的力量发挥完,化对抗于无形,这就是道的妙用。第三:对冲。就是让内部力量平衡,不左不右,不偏不倚。让对立消耗变成合力互生。就像发动机,燃料燃烧了做功,燃料消耗了再加。发动机也可以是互生的,如这台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是另一台发动机的燃料,互相依赖,互助互生。这就像植物排出氧气为动物吸收,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为植物吸收一样。“道”的这些作用,给我们什么启悟?我们有没有创造互生系统和共生系统?也就是像宇宙的运作一样。第四:化对抗为调和。冲到最后的结果不是对抗,而是借力消融,融为一体,这也是中庸之道。如果我们站在阴性的一边,就会与阳性发生对立,反之,如果我们站在阳性的一边,就会与阴性发生对立。所以我们站在中间,双方都依赖我们,双方的力量就为我们所用。这就是平衡之道。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无形无迹可寻,但又无时无处不在发挥着作用,就像看不见底的深渊一样,深不可测,但却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推动之源。冲是指冲和,盈是指不满,渊是指包容博大。道之用,其精髓就在于冲和,也就是让万事万物趋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其包容博大,就如同万物之宗主。

当“道”处在的状态时,无形无相,遥不可及,又无处不在。就如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两只手掌与对方的手掌相对,你不动,我也不动;你一动,我顺势而为,就能感悟到道是怎么发挥作用的。道做事,无论怎么用,总有余力。顺道时,力是无穷无尽的;当我们做事感到没有力气了,说明是背道而驰了。也就是,在道上的时候,就顺风顺水;而不在道上的时候,就坎坷艰难。道,冲而用之。冲,带来阴阳平衡。对抗带来的是消耗,遵道而行,做事增加能量;背道而行,做事就消耗能量。得道之人,做事不会制造纷争和冲突。

老子为了说明道冲而用之,例举了几种现象。第一,老子观察到自然界的万物,都比较圆润,而不是尖锐的。比如说树木,石头,动物和人,都是比较圆润的,没有明显尖锐。第二,复杂的万物都会被道消磨而分解掉。第三,万物都有生机光芒,但都被道中和了,没有什么生命和非生命可以无限生长,都会被中和的。比如日月星辰不能永存,花草树木有盛衰。第四,土生万物,最终万物都归于了尘土。人体吸收天地自然能量长大,最终也回归化为尘土。这几种现象,无声无息的发展着,不容易察觉其存在,但又存在,就是似或若存的意思。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也就是,道体虽然无形无相,其体至虚,是空性的,但充满于天地万物之中,因为道是无形无相看不见的,所以道之用无穷无尽。道体像深渊一样寂静而深邃,却能生化天地万物,而且生而不有,不作万物的主宰,所以是万物之宗主。

老子说:“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锐,意为尖锐、猛锐的事物,这样的事物唯道可锉。比如,张良年轻时曾去求沧海君帮助,雇了一位大力士谋刺秦始皇。此时的张良充满猛锐之志,但所作所为却离道甚远。后来遇到黄石公,被黄石公之道所折服,于是息心求道,终于助刘邦灭掉秦王朝和项羽,一统天下。纷,意为纷纷扰扰,是非争斗。大家各自从自己利益出发,都有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无法解决,只有道可以解之。比如,民国初西藏一些上层统治者想独立,虚云长老不辞辛苦,远赴西藏见东巴法王,以普济众生,慈悲之道劝说法王勿让生灵涂炭。东巴法王深感责无旁贷,于是游说活佛,化解了一场大战。和,意为融合、和合。和其光,意为与其它的光相融合而不显自己的突出。同其尘,意为与尘混同。比如待人处世之道,要圆融,消去棱角,随圆就方,变化无穷,而不可孤芳自赏,锋芒毕露,与众不同。也就是,同流而不合污,道心明彻,以不变应万变。如济公为禅宗大师,但故意一幅邋遢相,混迹于乞丐之中,不显山不露水,这是他的逍遥处世,韬光自隐之道,否则他就无法随缘度众生了。

老子说:“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也就是,道的妙用变化无穷,但其体湛然不动,若有若无。却不知这个道是从哪里来的,好像天帝之物就存在了。也就是,道体虚无玄奥,而其妙用又无穷无尽。如果用于人事,自可能进能退,能刚能柔,浩渺似沧海,充实如太仓,无往而不利。这些就是道的冲而用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执一守中
后一篇:真心与妄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