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求与外求

(2024-03-09 10:19:02)
标签:

《瀞园散语》

《内求与外求》

周霄山:

老子说:内求心安宁,外求无止境。”“内求心安宁,也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不被物欲所累,不被名利所困,追求内心的富足与安宁。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而疲于奔命,却忽略了内心的需求。而知足常乐,就是要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找到平衡,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不贪婪、不攀比,享受生活的美好。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在现代社会中,名利往往被视为成功的标志,很多人为了追求名利而失去了内心的平静。而淡泊名利,就是要看透名利的本质,不被其所累,而应该追求内心的富足和安宁。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强调要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往往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必将反噬人类。而顺应自然,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外求无止境,也就是,对于外部世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过度追求外部世界的满足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也就是,要在追求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保持理性和适度,不被物欲所驱使,不被名利所迷惑。在追求外部世界的过程中,要适可而止,而不要过度索取,要取舍有道。

内求为本,外求为末。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因过分注重外求,高速发展物质科学技术,在外在取得了物质的极大丰盛。而同时,人类的内在能力却在日益退化,在品德修养、精神境界等内在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人类要正视一下自身的发展之路,人类要真正的认识自己,就要开启一条内求之路,也就是,人类应该尽可能地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人类只是地球的宾客,而不是主人。所以,如果人类的外求过多过分的话,那么人类自我毁灭也就会越快。这也就是自然规律的“反者道之动”。

内求就是修身修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修行,其实也就是佛道修行。佛道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启悟自己的本心,越升我们本心的层次境界,获得大智慧。而外求就是索取,就是我们追求外在的物质东西,也就是为我们这个身体的外在、外层,也就是肉身的这个躯壳,为了这个外在的肉身的享乐和满足而不断的向外索取物质东西。内求得到的是道心,而外求得到的是机心。向内求道,向外求术。

其实,我们许多人并不知道,我们的肉身只是一个躯壳而已,就象一个房子,我们只不过是暂住在这个房子里,我们最终是要离开这个房子的,因为这个房子终会坍塌消失的。这个房子只是假我,住进这个房子的才是真我。我们的外求其实大多只是为了服务于假我,这就会导致我们迷失了真我。外求使我们迷失了方向,丧失了“真我”,使我们成了假我的奴隶。内求就是向内求自我,也就是悟识和复回“真我”。所以,修身修心,就是为了开悟悟道而复回这个真我。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和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修回“真我”。

内求就是放空自己。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肯定有缺憾,关键是要正视缺憾,并且尽力把缺憾放空。也就是,放空自己,使自己走出狭隘的小我空间,也就能与外面广大的空间,与山河大地、宇宙自然融为一体,就能融入“大我”空间,回归大我

内求与外求是人内外的两面,而根据客观规律内因决定外因,内因为主,外因为辅。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内求为主,外求为辅。知识和智慧是认知的两面,知识是外求的,而智慧是内求的。内求是启迪人心灵的智慧,我们的人生需要智慧为根基,需要知识为应用。世上有两种快乐,一个是外在的物质快乐,一个是内在的精神快乐。外在的物质快乐是短暂的,而内在的精神快乐是长久的。

先贤说:圣人内求,世人外求。内求者乐得其性,外求者乐得其欲。也就是,内求的人自得其乐,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这样也就能按照自然规律生活。向内求,就是向内看自己,遵循自己的心意,按照自己的信仰生活,不会因为外力而改变。向内求的人,不会太介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向外求的人,则内心比较敏感,总是能够轻易的察觉到他人情绪上的细微变化,从而导致自己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担心。再或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打乱自己的节奏。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向内求,这样才能成为拥有强大内核的人,也就是“外化而内不化”的人。

王阳明说: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也就是,人的本心就像是无底深渊,蕴藏无穷尽的智慧与能量,但是常常被私欲和杂念干扰,只要安住本心,就可以发挥本心的力量。所以,王阳明在开悟悟道后说:吾心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我们的内心本来就本自具足,是不需要向外寻求任何事物。我们只要能够经过多年的修行和经历人生的生死磨难,就有可能有幸开悟悟道。我们只要是开悟悟道了,也就能够悟知宇宙自然万物及其运行和变化规律了,自然也就能够悟知任何事物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原本都具有远远高于现有智力的“根本智慧”,也就是能够使我们每个人的现有智力发生层次性质变的那个“原有智慧”,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智慧”,也就是“本自具足”。不过,我们每个人的这个“根本智慧”,只有我们通过内求而有幸开悟悟道的话,才能够开启我们的这个“根本智慧”。其实,只要我们开启了自己的这个“根本智慧”,也就是从“假我”复回到“真我”。

“内求法”与“外求法”是科学研究的两种方法。“外求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不过,人们发现,“外求法”只能是对于自然科学进行渐进的认识,而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也就产生了所谓生命科学不是科学的观点。实际上,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不能采用通常科学采用的“外求法”,而是要采用“内求法”。不过,“内求法”的研究难度要远超通常科学研究的“外求法”,这也就是通常科学研究“外求法”的局限性。我们如果不采用“内求法”的话,那么也就永远也认识不了生命科学。“外求法”和“内求法”是我们人类探索宇宙自然万物的两种方法。相对而言,“内求法”的意义和价值要大的多。因为,“外求法”是形而下低层次有限的,而“内求法”是形而上高层次无限的。我们也只有有幸开悟悟道了,才能够获得“内求法”的智慧,才能够真正认识宇宙自然万物及其运行和变化规律。

我们人类思想文明史上每一次飞跃都是由极少数开悟悟道的人推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一样,也只有开悟悟道的人才能悟知宇宙自然的奥秘,也只有开悟悟道才能开启万物之灵光明的生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走出狭隘的自我,生活才真正开始。一个开悟悟道的人必然能笑对一切世事而不执著其中,也正因为开悟悟道而内外光明才会生出无穷的智慧,智力来自于大脑,是低级而有限的;而智慧来自于心灵,是光明而无限的。外求和“外求法”所用的只是智力,是低层次而有限的。而内求和“内求法”所用的才是智慧,是高层次而无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我
后一篇:艺术的境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