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贤经典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2024-01-25 11:15:39)
标签:

《瀞园散语》

《圣贤经典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周霄山:

六祖惠能不识字,于是请一个小沙弥代笔,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弘忍见了这首诗,知道惠能已经悟道了。于是将《金刚经》、衣钵都传授给他,惠能也不负所托,在十多年后,创立了南宗。六祖惠能成为一代宗师后,有很多人上门求教。

无尽藏尼求教于六祖慧能说:“我研读《涅槃经》多年,却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六祖惠能对他说:“可以,不过我不识字,请你先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才可能帮你解决一些问题”。无尽藏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又怎么谈得上解释经典呢?六祖惠能用手指着天上的月亮,对她说:你能看到这天上的月亮吗?这世间的真理,就像这天上的月亮,书上的文字,就像我这根手指,没有这根手指,就看不到月亮了吗?六祖慧能又说:诸佛的精妙佛法本来不是言语文字所能形容的,文字只是为大众通向佛法的一个桥梁媒介而已,当你通达了悟了佛法也就不再拘泥于文字了

无尽藏尼便拜他为师,并常常向他请教佛法,六祖惠能告诉她:释迦如来菩提树下证悟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佛法本不向外驰求,自性本自具有,这是佛法的最高境界,第一义,当下即是。。无尽藏尼听罢没有开悟,于是六祖慧能告诉她如果你不能言下顿悟,那么你应该云游四方,通过修行来消除内心的疑惑。无尽藏尼听了恩师的话,于是外出云游,她的足迹踏遍了南方五岭的山山水水,参拜诸方大德高僧,请益佛法。

通过长期的修持行脚,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佛学素养,无尽藏尼对佛法的见解也日趋圆满。于是在几年之后,结束行脚参学的无尽藏尼归来之时恰是隆冬季节,寺中几株腊梅傲雪怒放,天地苍茫之间蓦见一缕春意。无尽藏尼豁然大悟:真是不经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若不是恩师提点,出外游历,岂不是在这茅庵之中虚度光阴,误了一生?当下口占一偈:“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无尽藏尼悟道后,回南华寺请六祖慧能印证,后来成为南华寺下院尼众的领袖。

所谓,是以比喻语言、说教、经典,以比喻佛、道,也就是真理。因为有了手指的指引,很容易便看到空中的月亮。以言教而显示实相,言教本身并非实相。但也千万不能因此而轻视、舍弃经典的言教,因为它毕竟是指月的工具。佛、道的意境只能悟知,不能言传。而那领悟这种境界的自性,更是无形无相。

由于佛、道是形而上高层次无限的,所以无法用有限的语言文字来准确地表述。因此,古圣先贤只能是尽可能近似地描述,所用的名称也是各不相同。如佛祖称之为佛性、真如、如来。老子称之为。还有:本识、本觉、本体、一体、真我、大我、自性、真知、真理、梵、真主、上帝、神等。

王阳明说:“人人皆可为圣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本自具足,不需要向外寻求,我们因为不知道自己本自具足,所以心始终在向外求。在他三十五岁时,因为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贬谪到偏僻的贵州龙场,在赴任的路途中又遭到追杀,可谓九死一生。因此,才有幸龙场悟道,成为圣人。我们每个人只要能够经过多年的修行和经历人生的生死磨难,就有可能有幸开悟悟道。我们只要真正开悟悟道了,也就能够悟知宇宙自然万物及其运行和变化规律,也就是真理,也就是六祖慧能所说的月亮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原本都具有远远高于现有智慧的“根本智慧”,也就是能够使我们每个人的现有智慧发生层次性质变的那个原有智慧,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智慧。不过,我们每个人的这个“根本智慧”,只有通过开悟悟道才能够开启。

实际上,真、假只是对我们所感知的现像世界而言,本体一切皆无,那么生命追求真相的意义何在?或者说真相对生命究竟有何意义?这是值得每一个有意识的生命去认真参究的问题。无限意识可以造就无限种可能。制造幻境并视幻境为真实也是无限可能中的一种,而存在于幻境中又看破幻境也是一种可能。心想事成是可能的,不思而得也是可能的,参破假相也没什么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是意识的特性,也是量子的特性,量子即是意识。意识幻化出有形世界,量子幻化出原子、分子。空无本体幻化出世界及生命,在由幻化的生命去追问自己的来源,并由此认识到意识本体。

依开悟悟道的古圣先贤而言,真相如其本来、如其所是,去除头脑中的胡思乱想,自然回归清净无染之本体,本体显现时头脑就停止了,属于头脑的猜测和无明也就不存在了。芸芸众生能否达成此境,或者说活出真我,每位大师都指出很多方法,似乎都不复杂也不困难,因为那是每个人本来就是的,或者说是每个人的本来面目。但回归本体需要让头脑安静下来,而去除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自我和认知,难度又非常大,它需要个体自我具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和决心。

由于我们都被层层无明所覆盖所包裹,因此我们很难直接看到月亮,我们必需倚靠手指的指引,来逐渐驱除我们眼前的迷雾。在佛教里,月亮经常被喻为实相,而手指则被喻为语言文字。不过,通常我们会陷入两个极端,有的人会因为长时间的相处而爱上手指,他们把目光只专注于手指上,却忘记自己的最终目的是寻找月亮。还有些人试图不经过手指直接看到月亮,他们总是仰望着高处,这样肯定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我们必须明白的是,如果我们要看到月亮,手指是必备工具,即使那些声称不需要手指的人,也同样是从手指上得到这个理念。他们同样在抓着一根手指,很多人在追随手指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觉,他们把手指当成了月亮,只执迷于手指了。手指只是看到月亮的工具,当我们真正看到了月亮,手指就会自己消失,这时我们也就拥有了一根可以指引别人的手指。当我们真正“看到”月亮时,也就“看到”了真理。当我们真正“看到”月亮的时候,我们也就会悟知自己和月亮并不是两个事物。而是,我就是月亮,月亮就是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宾
后一篇:外化而内不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