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就是在改变世界
(2023-11-16 10:00:01)
标签:
《瀞园散语》 |
《改变自己就是在改变世界》
周霄山:
在某个国家的一个墓园里,有一些国家首脑和名人的墓志铭,在这个墓园的一个角落里,有一段墓志铭是这样写的:“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伟大的愿望,想改变世界,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不能,所以我想改变整个国家;但是等到我的年龄再大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这个能力改变自己的国家,那我就想我的愿望就是改变我的家庭;等到我年老的时候,我发现我也没有能力改变我的家庭,我就想我要改变我自己;等到我行将入土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依然没有改变我自己。这时候我就想,如果我一开始的愿望就是改变我自己,那么我自己改变了,同样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国家,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一个作家能起到的真正的、重要的影响是他的作品能够深入人心,改变读者对世界和生活的某些观念。”在价值观混乱、写作过度商品化的今天,大多数作家都在为经济利益驱动而写作。不过,也有一些升华到高层次的作家,如雪漠说:“我也想靠文学来救世,救世先救心”,然而,“许多时候,文学很无奈,它改变不了世界。它所能改变的,也许仅仅是我们自己。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改变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在改变世界呢?”雪漠说:“我之为文,仅仅是为众生服务的一种手段而已。我之目的,非出名,非得利,而仅仅是将我之所悟告诉世人,使他们活得更善良一些,更安详一些,使世界因我的存在而相对美好一些。”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读雪漠的作品也就是一种“救心”之举,我们许多人的心灵、灵魂、人生、命运,都可能会因为雪漠的作品的影响而升华、而改变、而获救。所以,有学者赞叹:雪漠的影响,不仅仅在西部,也不仅仅在文学,“雪漠”已成为一个文化现象,他影响的是世道人心。雪漠认为,好的文学必须做到:这世上,有它比没它好,读它比不读好。因为它的存在,能使这世界相对美好一些。如果达不到这一点,就不是好文学,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以这个标准衡量,时下的许多文学作品,其实已丧失了存在的理由。
雪漠说:我在写作之前是没有构思的,我的小说不是编出来的。在西部那块土地上,我跑了很多很多地方,对那块土地的熟悉,就像熟悉我的手掌那样,很多人物的生命融入了我的生命,他们的灵魂融入了我的灵魂,当我想为他们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东西要流出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流出的是哪个情节,只感到有无数生命、无数激情向我涌来、压来,想写哪个自己就流出来了。好像不是我在写,而是有一个比人类更伟大的存在,通过我的笔在流淌。我只能在与那个更伟大的存在相融为一体的清明中间,让文字从我的心自个儿喷涌出来,从我的指头下流出来。流的时候,脑袋里没有一个词。只是我感受到有一个力量一直把我向外推,推着让我写东西。这种力量涌动着,借助我的笔,从我的指头下来流出来,给我带来一种巨大的快乐。我感到生命有力地向外喷涌着一种快乐,觉得宇宙、整个世界都跟我一起狂欢。你想在这种状态下写的时候,我怎么能够考虑主题、结构、人物、如何设计情节,没有这些东西,一切往外喷。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在这种快乐中流淌出来的。可能有其他少数作家也有过这种状态。这时候,作家已经不是个体,而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也就是中国文化中说的“天人合一”的状态。
如果作家在乎世界的价值体系,就会被世界的价值体系所局限。我们一定要明白,一切都是游戏,世界是一个戏论。我们如果能够明白这种游戏,跳出这种游戏的时候,就是远离戏论。这种远离也就是“静处观物动”,静静地观察世上的万物变化、活动,“闲里看人忙”,在悠闲的境界中,看别人忙忙碌碌。文学也是这样。我所有的作品,仅仅是把“静处观物动,闲里看人忙”之后的快乐和明白写出来。
我们应该消除自己的欲望,让自己没有任何心机,没有任何功用,而只是让文字质朴地流淌出自己的灵魂。当我们把欲望、贪婪、仇恨,把外界对我们的束缚打碎之后,让自己心灵的光明焕发出来,不受世间流行的各种概念、理论束缚时,我们就进入了自由境界。在这种境界下的写作,其实是以心换心,也就是以我们的真心换读者的真心。我们的每一部书都会赢来大量的读者,这些读者都会非常令人感动。
无形化有形,万物是我们内心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认同到自己是天人合一的“神”的时候,就能够创造能量,不用去祈求宇宙,因为我们自己就是宇宙。真实世界只是眼耳鼻舌身意被动感受到的,然后意识创造出幻像,内心才是真实的拥有,调节我们的意识与心灵,感受自然会变化。潜意识、环境、宇宙浑然一体,这时,创造也就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我们的思想、信念、情感、情绪创造了外在的事物,向内在的本质去信任,去追逐,不要被现实发生的事情所干扰,改变世界,只需要改变我们自己的观察和看法。当下即是永恒的存在,要对内在有全然的信任,注意力放在内心世界,用内在满足,用内在显化外在,满足我们内在的愿望。
我们需要知行合一,不要怀疑,不要纠结,只有完全地达到自我认同,才能与宇宙相连。向外所求的感觉早已存在,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将它们主动迸发出来而已,这个世界都是围绕我们而产生的。我们的本身存在只是意识的寄托,我们需要学会及时跳脱,或是保持身外,闭上眼睛看到自己的存在,观察、旁观到自己。自己背后才是真实的意识,我们的意识就是自己的心灵,我们的心灵就可以创造自己的宇宙。没有情绪的,平静的渴望,埋下已拥有的种子,和全身心的感受,无为才有为,让自己有信心,让信心投射在外界。
实际上,最大的改变自己就是开悟悟道。我们如果能够通过人生修行而有幸开悟悟道的话,那么我们的灵魂也就升华到了高层次境界,也就是从“小我”升华为“大我”,也就是自己的涅槃重生,我们也就具有了大智慧。这也就是我们人生和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这其实也就是宗教信仰的意义。这时,我们也就有更大的智慧与能力去影响他人,去影响世界,去改变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