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层次的文化思想只能靠悟

(2023-01-18 10:33:15)
标签:

《瀞园散语》

《高层次的文化思想只能靠悟》

周霄山:

中低层次的文化思想靠学习就能够获得,而高层次的文化思想是不能靠学,只能靠悟。如高层次的道文化思想就是靠悟道才能悟知的,也就是开悟悟道悟知了宇宙自然万物及其运行和变化规律,也就是真理。我们人类一直都在追求真理,实际上,高层次的道文化思想就是真理,只不过需要我们人类去悟道才能悟知。也就是,我们人类只有开悟悟道了,才能够悟知宇宙自然规律,才能够悟知真理。

我们人类的语言是有限的,而高层次的文化思想,也就是宇宙自然规律,也就是真理却是无限的。所以,以有限的语言是无法表述无限的真理的。真理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形而上高层次的绝对真理是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述的,而能够用语言表述的是形而下低层次的相对真理。因为,真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停地运行变化的。也就是说,能够完全表述清楚的,能够人为表述的成体系的所有有关真理,肯定就已经不是真正的绝对真理,它们中比较好的也就只是形而下较低层次的相对真理。因为,如果能够成体系完整的定义一个真理时,它就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真理了。所以说,能够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就是中低层次的文化思想,我们靠学习就能够得到;而高层次的文化思想是不能用语言表述清楚的,所以不能靠学,而只能靠悟。如人们通常都把儒释道相提并论,实际上,只有释道两家是高层次的,而儒家与其他诸家是中低层次的。如道家所说的道和德,与儒家所说的道和德,实际上就不是一回事。道家所说的道和德是高层次的道和德,而儒家所说的道和德则是中层次的道和德,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我前些年就专门写文章论述过这个话题。

我们如果没有开悟悟道的话,那么即使我们的智商再高,学识再渊博,再怎么进行独立深度思考、推理、归纳,也就都只能获得自己所在层次的相对真理,而绝不能获得超越自己层次的绝对真理。没有开悟悟道的人有可能会不相信这些话,不过,只要你有一天真正开悟悟道了的话,你自然也就会相信这些话了。因为到那时你已经知道了,你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也就是你已经超越了原来的自己了。那时,你也就会悟知,道就是真理了。虽然你同样也不能准确地表述真理,但是你获得的大智慧让你悟知到真理是什么了。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并不是说,书读多了,道就损减了。而是说,为学者其知识要逐渐的增加,而为道者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维见解。由于我们的主观意识和思维见解都有分别性和局限性,在寻求真理的路上会成为障碍。而真理是无分别性和局限性的,所以我们寻求真理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维见解。为道还要逐步损弃情、欲、贪、憎、痴等,最终达到内心清静、虚怀若谷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我们学识到了许多新知识和新事物后,则不可避免的会增加我们的欲望,也就有可能使我们变得自以为是了。修道悟道一方面是控制及损减我们个人的欲望,这里的欲望是指随着我们个人知识的增多而滋生了干涉事物发展的弊病;一方面则是以致虚极的心态观察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

我们想为道,我们对这个世间的欲望就要越淡泊越好,其与为学不一样,为学希望天天增加,为道则要逐渐放下,损就是放下,就是要损之又损所以,能够放下非常重要。不再执著,不再计较,淡泊名利。因为,欲望太多,就会障道,为道就会变的更加困难了。

我们只有真正正确地认识事物,才能够正确地处理事物。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正确地认识事物?我们只有悟道了才能够真正正确地认识事物。不过,悟道就非常难的,只有经历了大磨难和承受了大痛苦才有可能有幸悟道。只有悟道,我们才能得到大智慧,也才能够悟知高层次的文化思想。

可能有很多人都会误认为,只要读许多书,学识渊博了,再通过所谓的独立思考,就能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了。博学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悟道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知识是不会自然的升变为智慧的,而只有真正悟道了,才能够使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升变为智慧。那时,如果我们学识渊博的话,我们就会具有超强的大智慧大力量了。如果我们一直未能悟道的话,那么,即使我们的学识再渊博,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有限的。

爱因斯坦说:“所有困难的问题,答案都在更高层次,同一层次的问题,很难靠同一层次的思考来解决。只有当自己的认知层次提高之后,才能顺利解决低层次的问题,就好像大学生做小学生的数学题。”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是无法在产生问题的层面上解决问题的。我们之所以感到困难,就是因为我们都只是在问题的这一层面上绕圈子,就像是在走迷宫一样,绕来绕去的怎么也走不出困境,找不到出口。但是,如果我们的认知层次提高了之后,我们也就能够非常容易地解决原来层次的问题了。也就是,我们的层次提高了之后,也就能够看清楚问题,也就像是从高处“俯视”迷宫了,自然也就能够轻易地走出迷宫,也就能够非常容易地解决问题了,甚至于原来那个问题已经不成为问题了。

我们的层次越高,也就是我们站的越高,我们的视野自然也就越广阔。而层次越低的人,其视野是相对小和窄的。其实,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最主要的就在于层次的高低。有些人,层次比较低,只用利己的心思来考虑问题,自然也就会被眼前的表象所蒙蔽,所以也就看不清事物的真实状态;有些人,层次稍高一层,能够看到真实的世界,但是也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表象;而只有少数人,达到了高层次,所以也就能够居高临下地鸟瞰整个世界了。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来说,在一个低层次的人眼里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一个高层次的人眼里,问题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容易解决,甚至连问题本身都会消失。

不过,通常我们想要提高层次的话,也只能是努力提高到中层次来解决低层次的问题。而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到高层次来解决中层次的问题的话,其难度就非常大了。因为,我们必须要悟道才能提高到高层次。而悟道则是非常非常难的,只有少数人通过修行修道和经历大磨难甚至是生死磨难,还要具有很高的悟性,才能够幸运地悟道。也只有悟道的人,才能够具有大智慧。也只有具有了大智慧,才能够解决中低层次的问题。

通常,我们由低层次提高到中层次,可以通过博学和思考就能够实现。而想要由中层次提高到高层次的话,那么,无论我们再怎么学识渊博和再怎么深入思考,都是不可能实现的。通常,我们所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中层次的问题,所以,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层次的人来说,解决起来都是比较困难的,这也就是困扰我们大多数人的主要原因。通常,我们大多数人局限性看问题的各种偏面观点与互相争论不休,其实都是由于我们大多数中层次的人,大多不能看清和解决中层次的问题所造成的。所以,唯一能够解决中层次问题的办法,就是悟道。而只有悟道了,我们才能提高到高层次。我们也只有提高到了高层次,才能够看清和解决我们所遇到的所有问题。

我们人类思想文明史上每一次飞跃都是那些悟道的人推动的,也只有悟道的人,才能走出狭隘的自我小天地,而洞察发现宇宙的奥秘,同时,也只有悟道才能开启万物之灵光明的生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走出狭隘的自我,生活才真正开始。也正因为悟道而内外光明才会在博学的基础上生发出无穷的智慧。智力来自于博学的大脑,通常是低级而有限的;而智慧来自于悟道的心灵,是光明而无限的。

智慧是悟道升华出来的对于世间事物本真的真见。庄子将人们认知事物分为以俗观之以物观之以道观之这样三种立场或角度。以俗观之是指从常人的主观角度去认知,其结果只能形成常识性的意见;以物观之是指从事物的客观角度去认知,其结果能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以道观之则是从宇宙本原的高度来透视,从事物的内在本质来剖析,其能力是为智慧力,其结果则谓之智慧。所以,庄子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因为耳止于听,心止于符。就是说,感官只能形成感性认识,心官只能形成理性认识,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只有用聚集了道的气,也就是智慧去认识世界,方能得到最高的悟性认识。所以说,我们能够悟道才是至关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回归本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