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2022-06-22 15:00:01)
标签:
《瀞园散语》 |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周霄山:
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也就是说,人若追求机巧的机械,必会做机巧之事,做机巧之事,就会有机巧之心。有了机巧之心,人的心灵就不那么纯清了,人就容易进入急功近利的境地。而人心不纯清了,则天下也就不可能纯清了。
在财富至上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人类的机心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而且变化多端,迷不知终其所止。我们人类本应该与自然相亲相和谐,现在却变成了向自然大肆地攫取豪夺。自然中所有的物质,如森林、河流、矿山和土地都成了财富掠取的对象。从机心出发,我们人类的大多数活动都体现出了极端的功利性。为了财富,我们人类过分无节制地破坏环境、毁坏自然。例如,地球温度的升高,各种极端恶劣气候的频发,就是其恶果,也可以说是自然对于人类的惩罚,这类惩罚可能会越来越重。其实,我们在努力地降低地球的温度,不是在拯救地球,而是在拯救我们人类自己,是在尽可能地延长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
我们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在很多事情上,不付出惨痛的代价往往是不会反省、不会回头的。假如我们人类一直都没有能够有所觉悟的话,也就不会有自省和敬畏,那么我们人类也就必然会快速走向灭亡。因为,没有永恒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有成、住、坏、灭四个阶段。随着物质的改善和发达,我们人类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了。信息科学越发达,也就越刺激我们人类的贪婪和欲望,我们人类就会产生更多的贪婪和欲望,也就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大灾难。我们人类的机心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最终也就越加速了我们人类的灭亡。
我们人类与地球在以前很长时间都是和谐相处的,而且我们人类本身也是在地球上完成演化的,我们人类是地球自然演变的结果。但是,现在我们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发明超自然力的知识和技术,用它们来征服自然,以满足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于是地球的自然形态遭到了破坏,空气、水、土壤等自然资源被污染,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受到了巨大威胁。如何维持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而又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这就需要人类尽可能早的修正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需要人类悟发出生存智慧。其实,这个生存智慧一直都存在,那就是道家“道法自然”的道。
在我们人类追求更加便利的生活时必须要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最适合人类的生活方式。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警告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械的确会让人类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庄子认为,机械化不是人类合适的生活方式,因为人毕竟不是机械,如果因为追求便利而将人异化为机械,那就得不偿失了。例如,人工智能是由人类的科技发明建构起来的,但是其一旦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类就很有可能不再是它的主人了,也就是有可能会控制不了它了。这时,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将会演变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自然孕育的人类最终导致自然的破坏,那么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也就有可能会导致人类自己的灭亡。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的灭亡,而且这种意义上的人类灭亡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还有人类发展的核武器、生化武器、人工智能、基因改造等等,也同样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如果不小心的话,也有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要特别提醒的是,无论任何再伟大的科技都是术,术是把双刃剑,搞得好就能造福于人类,搞不好就会伤害和毁灭人类。所以,我们人类在发展科技时需要特别谨慎小心,我们人类这时也就更需要生存智慧的道来正确地统引科技。
人是自然之子,人类诞生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演化的物种之一。据科学家推断,自从地球诞生亿万年,地球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个史前文明,在自然演化中诞生,又在自然演化中消亡。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地球的一个过客,自然环境适宜生存,人类就诞生,自然环境遭到大破坏,生存环境彻底恶化时,人类就会消亡。所以说,人类只能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而不能掠夺自然,破坏自然。人类是不能战胜自然的,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渺小,自然环境被彻底破坏之日,也就是人类走向消亡之时。
尊重自然规律,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智慧。无数生态灾难已无情地证明,人类的力量在自然面前是极其渺小和微不足道的。人类对待自然应有的态度就是: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应该看到,人类文明仅有几千年、近代科技仅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然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但我们人类的绝大多数人对自然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却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悟道是最重要的事,就是因为如果我们没有悟道的话,那么无论我们有多么聪明,智商有多么高,甚至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我们仍然是幼稚无知的。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愈强,成果愈大,人类离自然也就愈远,人类的自然本性也就丧失得愈多,这也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而面对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现实。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和人类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异化的过程,不断为自己创造对立面,不断走向自己反面的过程。老子对这一点有很深的体悟,因此他才会说:“反者,道之动。”把向着反面发展看成是道的一个根本特性。老子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异化和人类与社会的异化,都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认为,因顺自然是防止异化、克服异化的最好方法。
追根究底,引发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无限度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不顾一切后果地疯狂攫取自然资源,并且肆意挥霍、浪费自然资源。因此,人类如果不能从节制自己的欲望入手,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潜伏着的、对未来造成严重威胁的隐患。人类需要设计各种科学合理、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重新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子孙后代保留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
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便利,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数据化让人越来越失去主动性,人类在征服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人成了机器、信息的奴隶。先贤说:“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生态平衡的肆意破坏,引起了全球的气候反常。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且将遗害于子孙后代,大大地缩短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淡薄,推崇以消费来推动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有正确和至关重要的人文精神。倡导不耗尽资源,让现代人可以发展,让子孙后代也可以持续发展。老子倡导“道法自然”,我们要把自然人文精神和现代科技更好的结合和平衡,而不是用现代科技去弱化自然人文。所以,我们人类不能只是过多过度地关注科技的快速发展,更要重视至关重要的自然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