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学习知识而不实践不修行是没有意义的

(2022-03-13 10:30:13)
标签:

《瀞园散语》

《只学习知识而不实践不修行是没有意义的》

周霄山:

有先哲说:“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那就最好把它抛弃。如果拥有许多知识,却毫无本事,不知如何使用的话,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学习知识,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要照着书上的道理去做事,要在行为上体现出来,而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读书,是没有意义的。

书是只讲了道理,而是不会教我们如何去实践,去修行。我们明理了之后,还必须要去实修。如果没有实修的话,任何理论都没有意义。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了指导实修,不去实修,所有的知识都没有意义。也就是,说一万句不如做一事。其实,知识和智慧的距离是非常远的,有时我们认为的智慧,其实仅仅是知识。知识不是智慧,但对知识的学习也是必要的,不过,我们只有通过实修和体悟,知识才有可能转化为智慧。

有先哲说:知识分子都好仙佛之道,但是知识分子很难修成功,因为学问好,欲望就多,烦恼就大,叫他放下来打坐修道,想是想,办不到。例如,朱熹虽然拼命地反对道家与佛家,却偷偷研究《参同契》,而且他还化名空同道人邹訢,作《周易参同契考异》。他研究《参同契》很多年,但却一直搞不通,到晚年都钻不进去。这就是因为他即不实践,也不修道,当然就搞不通了。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可就是被那些读了很多书的所谓见多识广的人所轻视了,他们不知道,类似指导修道的书,都必须通过自己实践修行后才能真正的理解和体悟的。如果不去实践修行,那么,就是读再多的书,学到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意义的。

知识是重要的,但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智慧远比知识要重要得多。知识可以来自书本,而智慧只能来自生活。知识是他人经验的积累,而智慧则是自己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和觉悟,使这些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更有用。我们在学问积累并穷其道理的基础上,再通过我们人生经历的磨难而得到“彻悟”,才能真正“修得正果”。有些人虽然知识丰厚,但如果不修炼不经历大磨难后的彻悟,也是难以成为具有大智慧的人。

相对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限的。所以,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的智慧面前都是黯然失色的。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是不会被有限所困的。所以说,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够显示出它的价值。知识若不能转化为智慧,那么,知识越多也就越是我们身心发展的沉重负担。有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这些知识非但无助于其智慧的增长,反而有可能阻滞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展现。而后者是富有智慧的,是善于处理解决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

佛经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那不能及的是什么?单纯的见,是得不到智慧的。“见”只是方向,若要证道,得走向光明。只有不执不舍,不散不昏,恒常如一,离执放下,便不被“见”所困,便“能及”了。我们的价值是要靠行为来体现的,如果没有行为的话,也就没有一切了。

“知易行难”,我们知道道理比较容易,但按照道理行动却比较难。道理听千百次,不如实实在在地让道理变成行动。只有行动才能主导我们的人生。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凡的能力,也没有人可以轻松的获得成功,成功的前提首先在于行动。

我们一生从书中知道了许多道理,我们知道道理后就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因为,知道道理与行动改变我们人生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穿越这道鸿沟的桥梁。我们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有意义的人生都是踏踏实实地行动所逐步积累起来的,而不是因为懂得了许多大道理。最重要的,是把记在我们心里的正确道理变成自己的正确行动。

能改变我们人生的从来不是那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个体,都是要走各不相同的人生道路的,所以,我们每个人是不能完全按照书本上的道理来行走的,所谓普遍的道理用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其效果有可能是相差甚远的。这也就是知与行的巨大差别。我们只知道道理是不能改变人生的,只有将道理变为行为,才能应用道理来改变人生。道理是抽象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但人生不是,人生从来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各不相同,甚至有时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这一刻与下一刻也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我们虽然都经历过知青岁月,但是之后的路却是各不相同的。其实,决定之后人生路的主要是我们对于那段经历的不同体悟。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之后的人生路同样一直都是在不断地经历着各种坎坷和磨难并增长着我们不同层次的人生体悟的。即使是我们退休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路仍然是各不相同的,甚至是相差甚远的。

道理一说就懂,但我们的人生都不会因为懂得许多道理而发生改变。如果道理没有真正被我们的具体行动用起来的话,当然也就不会对我们的人生有决定性的改变了。所以,懂得再多的道理也没有用,只有将道理转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变成我们的行动信念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现在我们已经退休了,我们仍然要继续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我们仍然要抓紧退休后的有限时间再尽可能地再多学一些知识和再多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也就是,如果我们真正体悟到了利众的事,那就应该去做。大道至简,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对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所经历事物有了深彻的体悟。为什么有的人知识渊博而未能成功,而那些勤于实修的人却成功了。这就是因为,人的成功,不在能知,而在能行。

我们的智慧不是来自知识的积累,而是来自我们对所经历事物的实践修行体悟。我们学习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更为重要和真正有用的是实践修行体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修行体悟而转化为智慧,然后用智慧尽可能地去做利众的事,才是有意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坚守梦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