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境界
(2021-05-15 10:10:00)
标签:
《瀞园散语》 |
《读书的境界》
周霄山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大多都是在不断地读书,书有不同的境界,读书也是有不同的境界。坚持读书,用心读书,我们的心态就会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似乎无法去形容,但是有过读书经历的人都是应该会有很深的体悟的。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都是能够体悟到读书的乐趣的。
一般的境界是,读书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鹜。读书,会感到清静与优雅,会觉得幽静与愉悦。这是一种“板凳愿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读书好似旅行,我们如果走马观花的话,那么,看到的相应也就难免粗浅。而如果我们放慢速度,从容欣赏,才能领略大自然给我们的无私馈赠。这样我们不仅能够获得更开阔的格局与视野,更能对书中的道理有更深的体悟。我们还应该摆脱书本的束缚,在实践中去体悟书中的情理与意境。我们可以边走边读,读着读着就可以逐渐看清这个世界了。
较高的境界是,读书要潜心读进去。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就是一种“书人合一”的读书境界。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读书到了一定的境界,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我们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
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永无止境。读书到最后,就会深感到知识的博大精深,毕生践行,求精图新,不断攀登,永远进取。终身学习,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的境界。让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至自由之境。
读书不仅仅是让我们获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去践行,去修悟,使我们达到很高的境界。当我们刚刚达到高境界时,我们可能会不屑再去读那些低境界的书了。但是,当我们修悟达到更高的境界时,我们可能又会重新发现那些低境界的书中仍然存有少许可取之处。这就是,在我们修悟达到了更高境界时,我们可能就会用更高更广的视野去看待万事万物了,因为,这时我们已经具有了大智慧,具有了俯视和鉴别万事万物的能力了。
每一本书都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我们总是能够从中从容精准地选择汲取一些营养。如果我们把一些低境界的书当成垃圾的话,那么其实是我们还没有真正懂得如何正确地读书。当然,在我们的读书境界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时,那么,我们最好去读一些能让自己升华的书,也就是尽可能的去读经典。当然,如果在我们的读书境界较低时,那么我们多读那些不怎么好的书的话,则是有害的。
较高境界的读书,是为了改变我们的心灵。更高境界上的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发现真心。我们许多人不明真心,执幻为实,将因缘和合之物当成恒常存在,生起贪欲之心,才会蒙蔽真心。在我们读到一些高境界的书时,书中的智慧就会升华我们的心灵,我们生命中本真就会显现,我们也就能够真正地超越自己了。
其实,我们读书就是为了和书建立一种关系,让其能够影响我们的人格与心灵。我们读高境界书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完善人格。所以,我们要读一些境界高于自己的书。书的境界越高,我们的境界也就会变得越高。读高境界的书,我们就会不停地成长,最终成为高境界的人。
读书的目的不能是仅仅为了获取知识,还应该学以致用,更应该修行悟道。读书得到的大多是知识,但是在学以致用和修行悟道了之后,知识就升华为智慧了。不能升华为智慧的知识,是无法让我们成长,也是无法影响我们的人生的。在我们有幸悟道后,也就具有了高境界的慧眼,对于那些低境界的东西,在我们的眼里则可能会变成珍宝,这是读书的高境界,更是看待万事万物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