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与悟道
(2020-12-22 09:29:39)
标签:
《瀞园散语》 |
《书画与悟道》
●周霄山
庄子的“庄周梦蝶”,其内在的寓意可以说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蝴蝶是我,我是蝴蝶。其意境对人生的认识充满了哲理。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对象融为一体,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天人合一。宇宙生命无限丰富与广阔。人乃万物之灵,能与宇宙产生心灵感应,与自我主体的性灵旨趣相沟通。道是宇宙生命,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终极境界,书画的气韵生动即是生命的律动。学艺应悟道,有人顿悟,成为真正的书画艺术家;有的人一辈子也没能悟道,只能成为一个书画匠人。书画艺术要天人合一,书画艺术的灵气不是光靠刻苦就能得到的,而是要靠悟。物象为下乘,个性为中乘,博大为上乘,书画艺术需要有博大的领悟。
书画艺术要真情通理,摆脱自我,抒发性灵,符合自然状态,而真正达到无我境界,这是艺术的极致,是道。道,很深奥,宇宙万物无不在其中,到了至高点,其实又很简单。主要是要靠自身的领悟,学艺悟道,悟性为要。悟道,说难如登天,说简单也很简单,如同一层纸,捅破就会恍然大悟了。如中国书画的空白在整个画面上并不是真空,乃是宇宙灵气、生命的流动之处。这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万象的源泉,万物的根本。
学法是为了摆脱法度,不受法度束缚,最终到无法,无法才是至法。书画要不拘一格,又要自成一格,自成一家,处处有我,不受法度束缚,而法度又暗藏其中。书画中法度有迹可循,但书画中的气韵却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循。法归于道,光有其法,而没有悟道,不可能达到高境界。道可顿悟,法必渐修。悟其道而志存高远,取法乎上方能事半功倍。悟道是先天的秉赋,再加后天的努力修行。
有的人书画追求的是大巧,有的人追求的是小巧,如果能看出书画家的巧,那书画家不为高。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才算高。高境界的书画给人一种非常平易的感觉,但博大精深,返朴归真。
所谓神品,就是将物象画神了,但又处处暗藏法度。逸品比神品高,因为神品还在法度之内,而逸品超出法度之外,不受法度束缚,无迹可寻。逸、神、妙、能四品,其中以逸品为最。其气质不是靠模仿就能学到的,也不是通过刻苦就能得来的,而是天成。
书画,笔墨技巧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思想。一幅书画能将作者的思想表达出来才是最高的。笔墨生点不要紧,思想一定要高。
书画乃寂寞之道。此言极是。穷其毕生心力积其学,尚难成气候。如果心境浮燥,功利心太重,看风向、赶时尚,怎么能成为艺术家。学书画很难,要自甘寂寞。要有一生平淡、一生默默无闻地渡过的打算,要有献身精神。得而不喜,失而不忧。这种修为是哲人的思想,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其实在为艺术中,也就是在修为。
我们的秉赋、悟性乃天成,这或许是所说的“遗传基因”,也包含了佛家所说的慧根,这都不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得到的。我们的聪明和悟性先天后天各一半。功夫通过后天的努力都可达到一定的水平,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实自己的天赋,是谓“天道酬勤”。我们只要有正常的思维,加上勤奋,不走弯路,是一定有所成的。至于是大成还是小成,要看机缘,大书画家不是学成的。
中国书画在境界上与道的灵悟相通。道能提升书画之境界。艺以载道,古今通论。书画过程,有如修道。道里的黑白、阴阳、奇正等理念也是书画的理念,道里的悟、空灵、无法为法、无相为相,乃书画家之至境。书画寓神意之无尽变化,都有道之意境。书画入禅入道,达到化境,可以禅悟人生,可以修心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