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一世界一班一特色
(2022-06-15 13:28:39)
主题墙的设计常常是老师们最头痛的事情。每到主题更换时,教师们就要为新主题的墙面布置开始忙碌,揭掉旧的材料,制作新的内容。想要这一主题的墙面焕然一新、与众不同,就要连背景底板边框一同拆掉重做,要完成这一系列的事情,唯有加班才能解决。等到主题结束前,主题墙完成了,的确是充满想法与创意,各板块制作精美,可是幼儿又从中获得了什么呢?针对以上问题,我思考如下:
活动上墙了,成果外显了,此时会发现三三两两的幼儿驻足墙前,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他们谈对主题墙的感受,谈主题墙背后的故事,谈那些意犹未尽的瞬间,谈需要改善的地方......这种自发的评价真实而有意义,是幼儿真情实感的表达,有助于提升幼儿主题墙创设的能力和水平。幼儿只有参与才有话语权,只有亲历整个主题墙创设的过程才有表达的激情。一面完整的主题墙承载着幼儿对主题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对未知领域的探秘和表达,见证了幼儿学习的轨迹。
3.
在主题墙环境创设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解读主题活动,重视幼儿的学习轨迹。教师要根据主题活动推进线索,给主题墙环境适当“留白”,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幼儿与幼儿聊、与墙面聊,从而聊出更多趣味。这些内容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让环境更“活”,拓宽活动资源
在主题活动建构及实施方面,教师要更加重视幼儿的权利和需求,站在幼儿的视角,以更加低位的姿态去观察和解读幼儿,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主题墙环境,让主题墙环境真正“活”起来。主题墙环境应“活”在幼儿探究主题内容的过程中,应呈现幼儿遇到的困惑及解决路径,变静态环境为动态环境,将主题活动资源拓宽、拓深。主题墙环境还应“活”在教师钻研主题内容的过程中,准确定位主题活动的目标,均衡五大领域活动内容。
5.让环境更“实”,促进幼儿成长
主题墙环境应呈现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轨迹,体现幼儿对主题的探究过程和阶段性成果。教师应引导幼儿将自己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及结果呈现在主题墙环境中,这既有助于推动主题活动向纵深发展,又有助于幼儿的经验建构,助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