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专业的我与水墨螃蟹的课程——9月16日上课反思

标签:
教育美术实习 |
这周二下午,赵老师让我尝试六年级的水墨课,虽然知道这是成为小学美术教师的必经之路,但是现实来得太快,我内心仍旧是“崩溃”的。上课前一天晚上怀着忐忑的心情备完了《徐悲鸿与奔马》一课。因为材料限制,直到上课前两个小时,我才有机会尝试我的水墨“处女作”——韩美林的奔马。真正着手时,我才发现韩美林的马看似寥寥数笔,却笔笔精道,浓墨淡漠泼墨挥毫,湿笔枯笔笔走游龙。不尝试根本不知其功力所在。于是,我决定放弃画马,改教构造相对简单的螃蟹,匆匆改了课件后,便开始了漫漫画螃蟹之路。通过看教学视频,并经过了水墨课薛老师的点播,最终我的成果是这样的。
没有时间犹豫,我就带着“拙劣”的画蟹技术走进了六年级的课堂。上完课后,我感受颇深,总的来说,整堂课能够顺利完成,学生作业情况良好,师生互动频繁。但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了不足之处。比如:1.六年级的同学,接受能力较强,有了一定的赏析品鉴的基础,可以采用先逐步示范,然后展示学生作品找缺点,再进行尝试的方法,效果会更好。2.PPT中可以添加钟声等比较清脆响亮的声音来控制纪律。3.在示范的时候一定要一边画,一边讲解笔的水分和笔尖的形状等问题。因为水墨是在生宣上画,所以对墨色和干湿都有比较大的要求,这对学生来说也恰恰是最难掌握的。4.美术课通常来说都是好几天才有一节,不能做到一日一习,学生们必然会遗忘,所以有些概念性的东西仍旧需要反复提醒。如:不要忘了落款,墨色的区分,干湿的把控等。另外,在教学机智方面,我认为导入部分采用了小游戏引起学生注意,和上课时的“三听”原则较好的打消六年级学生的抵触和不信任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