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生是一场如梦般的真实冒险。从猫咪大小的身躯到学会逻辑思考,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会去哪里,有什么事情等着我们去经历。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就是生命的导演兼编剧,却蓦然发现,我们一诞下就是流浪者。就算我们与朋友家人在一起,结婚生儿,内心偶尔还是会有孤独感。这份孤独感,会像癌症一样发展,成为如黑洞的寂寞,慢慢抽空我们在生活里的能量。所以,我们被逼学习坚强,来说服自己过得很好。这样,忙碌的生活一直往前跑,抛下了这些无人能懂的思绪。我们跑赢了同伴,却躲不过寂寞。
我一直都相信万物灵性是相通的。人有情绪,动物有情绪,植物也有情绪。与动植物不同,人可以通过创作各种形式的艺术来表达情绪。酿酒可说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它表现出当地的风土条件(天地的情绪),又体现了酿酒师对美的追求表达(人的情感)。纵观新旧世界的葡萄酒国家,最孤独和颠沛流离的国家应该是阿根廷了。
这必须要由阿根廷的近代政局与经济发展发展讲起。
在20年代,阿根廷曾是全球第八富裕的国家,国内消费,葡萄酒以量产为主。随后全球经济大衰退,直接冲击葡萄酒行业出口和利润。
在重视经济稳定,担任过 3 届阿根廷总统 Juan Peron 的管治下,该国的葡萄酒行业曾经恢复元气。然而,在 60 至 70
年代期间,军事独裁令行业再次萎缩,国内主要消费价格低廉的普通餐酒(Vino de Mesa)。
到了80年代,阿根廷的经济可以说是雪上加霜。还记得以前经济学老师提过“超级通货膨胀”吗?当一个国家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
100%,就属于令人心惊动魄的“超级通货膨胀”。在 1989 年,这个已千疮百孔的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已达到
12,000%,外国投资几乎完全冻结。
在 Carlos Menem
担任总统期间,推出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措施,包括国企私有化,把新货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挂钩和增加税收等等。这些行动都成功地吸引外资,但牺牲了本地消费和部分国民的就业和收入。也是在这个对外商充满机遇的时代,施华洛士奇(Gernot
Langes-Swarovski)水晶王国所有人与 1989 年收购了自 1895 年创立的诺顿酒庄(Bodega
Norton),对阿根廷酿造高品质葡萄酒和出口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了那么曲折的历史,还有“艰难”的天然条件,才有别树一格的玉液琼浆。
阿根廷经典葡萄品种
1、马尔贝克
2、特浓情
阿根廷主要葡萄酒产区及其出色品种
1、门多萨省
门多萨省生产全国 70% 的葡萄酒,也是出口最多的产区。安第斯雪山的水和高海拔提供了整个地区酿造出高品质的葡萄酒。
表现出色的白葡萄品种:霞多丽(Chardonnay)、特浓情、长相思(Sauvignon
Blanc)
表现出色的红葡萄品种:马尔贝克、赤霞珠、梅洛
2、胡圣安省
胡圣安省(San Juan)占全国产量 15%,比门多萨省更热和干燥,更适合种植需要更多热能的葡萄品种。
表现出色的白葡萄品种:霞多丽、维欧尼(Viognier)、灰皮诺(Pinot
Grigio)、长相思
表现出色的红葡萄品种:马尔贝克、赤霞珠、小维多(Petit
Verdot)、丹娜(Tannat)
3、拉里奥哈省
拉里奥哈省(La Rioja)阿根廷的第三大产区。主要出产廉价的葡萄酒。
表现出色的白葡萄品种:特浓情
表现出色的红葡萄品种:西拉(Syrah)、伯纳达(Bonarda)
我们在看阿根廷的酒标时,不时会发现酒商会表明葡萄产地的海拔高度。有些葡萄酒用 2 个葡萄品种混酿,这 2
个品种又来自不同高度的葡萄园,这是为什么呢?阿根廷夏季会下冰雹,令葡萄受损。有见及此,酒庄会在不同的地点(当然也包括不同的高度)拥有葡萄园,减低冰雹对收成的影响。另外,在不同海拔生长的葡萄会享有不一样的风土条件,酿出来的酒也会有不同的性格。酿酒师把不同性格的相同品种混酿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而且有时候更是几个品种来自不同的高度一起“合唱”。打开一瓶来自不同地点的高海拔阿根廷酒,就如打开潘多拉盒子,你永远不知道它会给你什么香气,也许会引发你更多的渴望和期待。
【作者简介】Anna Tam:ASC 华南区高级葡萄酒讲师,英国 WSET 高级认证,曾多次走访欧洲多家酒庄,擅于撰写风格生动、符合葡萄酒消费者需求的葡萄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