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专访德国第一起泡酒集团中国区代表顾育平

据中国2014上半年进口葡萄酒统计数据:大体而言,2014年上半年进口葡萄酒在总量和总额上都呈现出下滑趋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起泡酒消费在散装和瓶装葡萄酒市场下滑的背景下却逆势上涨。2014年上半年,我国进口起泡酒总量为5,653,921升,同比上涨45.2%;进口总额为
37,030,653美元,同比上涨39.8%;平均价格为6.55美元/升,同比下跌3.7%。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进口起泡酒在中国日益受欢迎,因此进口总量和总额都大幅上涨,而平均价格的下跌也说明性价比更高的起泡酒正在进入中国市场。为此,红酒百科全书(微信号:wikiwine)主编刘斌(微信号:winewiki)特对德国第一起泡酒集团汉凯(Henkell)中国区代表顾育平先生进行了采访。
关于顾育平先生
1993-1996,保乐力加葡萄酒销售经理;
1996-1999,美国嘉露酒厂中国销售经理;
2000-2004,意大利卓林中国代理商;
2004-2008,意大利甘恰中国经理;
2008至今,德国汉凯中国区代表。
顾育平先生
刘:从1993年至今,您已经在葡萄酒与烈酒行业工作20余年,您能简单介绍中国最近20年的葡萄酒与烈酒市场情况吗?
顾:20年前葡萄酒和烈酒只在五星级酒店里销售给外国人消费的,那时候葡萄酒和烈酒是非常高大上的洋产品。而现在这些洋产品已经走进了寻常老百姓的家庭,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开始喝葡萄酒与烈酒。根据这一趋势,预计未来这方面的消费会更平民化。
刘:汉凯集团旗下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您如何规划这些品牌在中国的推广策略?
顾:德国汉凯是世界最著名的起泡酒生产商之一,作为德国最大的起泡酒生产销售企业,汉凯有着100多年的历史。汉凯集团产品进入中国也已经超过100年,我们公司的品牌在中国的策略是依托本地进口代理商合作,我们没有像其它酒厂一样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我们更重视我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刘:面对众多强势香槟品牌在国内的推广,汉凯集团如何突围中国起泡酒市场?
顾:德国公司是有耐心去建立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的,以前是这样,未来还会是这样。
刘:近几年,汉凯集团的起泡酒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情况如何?
顾:汉凯集团在全世界的起泡酒总产量接近2亿瓶,其中有4至5个品牌是知名品牌。我们在中国起泡酒市场的增长是非常稳步有序的增长。在中国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库存,也不会有过期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
刘:在最新公布的2014年葡萄酒进口数据中,在静止葡萄酒进口量和进口额下滑的情况下,起泡酒却逆势大幅上涨,您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顾: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在走向年轻化,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接受和消费起泡酒。第二,未来的保有量低,在国外,起泡酒在整个葡萄
酒市场所占的比例为6%至7%,而在中国起泡酒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参考这一数据,中国起泡酒消费的增长是必然的。
刘:尽管起泡酒的进口量在逐年上涨,但是相对于静止葡萄酒,起泡酒的市场份额却不高,您认为起泡酒进口商该做哪些努力?
顾:起泡酒不同于葡萄酒,葡萄酒是农产品,起泡酒是商业化产品,起泡酒更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因此,如果要获得更广阔的消费市场,起泡酒进口商应该有耐心和方法去建立起成功的起泡酒品牌。
刘:您曾在保乐力加、美国嘉露和意大利卓林等世界知名葡萄酒品牌企业工作,作为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元老级人物,您对葡萄酒业的从业人员有什么建议?
顾:首先,我还年轻,因此还称不上是“元老”。其次,葡萄酒行业的成就和葡萄酒种植是一样的,需要时间去耕耘的,苦心人,天不负。再次,不要把它仅仅作为一份工作,而要发自内心地去喜欢葡萄酒和享受葡萄酒。能过做到以上两点,我相信,超过10年以上的葡萄酒从业人员都会获得想要的结果。
刘:您平常喜欢喝什么类型的葡萄酒?
顾:分享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因此平时喝葡萄酒一定是要和朋友共同分享的。但是,根据不同类型的朋友,我会选择喝不同的葡萄酒。当然,我只喝好喝的葡萄酒,好喝的葡萄酒不一定都是贵的,主要是要符合个人味蕾的偏好,也有可能是因为贵的喝不起,哈哈!
刘:非常感谢顾总接受红酒百科全书的采访!谢谢!
顾:不客气,谢谢!(刘溪 整理/红酒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刘溪,红酒百科全书资深编辑,以全优成绩通过WSET高级考试,WSET
Diploma在读,擅长与时事结合传播葡萄酒文化,嘻笑怒骂中蕴含葡萄酒专业知识,个人微信号:937321852。
红酒百科全书(微信号:wikiwine),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葡萄酒自媒体,提供最大众化的葡萄酒资讯与知识,旨在普及葡萄酒文化,提高国人生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