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梅瓶、抱月瓶、天球瓶

(2012-01-07 20:58:00)
标签:

杂谈

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梅瓶、抱月瓶、天球瓶

 

               姚自豪

 

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关于梅瓶的用途,大致上有三种说法:

一、储酒之器。

梅瓶从它产生时起,最初应为实用器,大多用于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它的这种功用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梅瓶作为酒具的用途,在许多梅瓶的铭文中均有所反映,如上海博物馆藏有两件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一件腹部开光书写“清沽美酒”,另一件腹部书写“醉乡酒海”。

 

上海博物馆藏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文字开光梅瓶

http://s4/middle/7a1c04fdgb08d78e4f603&690

二、祈福之器。

梅瓶多有从墓葬出土,19835月,温裕王墓出土一个青花梅瓶时,其瓶盖被拌有糯米浆的石灰膏严严实实地封住,打开后发现,里面竟是一瓶浓香沁脾的乳鼠药酒,酒中泡有三只未长毛的乳鼠,还有各种滋补的中药材,酒色晶莹红艳。历经400余年,这瓶酒竟然还保存得这样完好,可谓弥足珍贵。在墓穴中安放酒瓶,不外乎希望死者在冥冥之中“久久(酒)平(瓶)安”;也有人将此种现象诠释为让死者在冥界中能过上“清(青)平(瓶)长(藏)久(酒)”的太平日子,同时也隐含了“天长(藏)地久(酒)”之意,这就表明了其祈福的功用。

三、陈设之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梅瓶逐渐具有了陈设装饰的功能,明中晚期以后,梅瓶的观赏陈设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到了清代,梅瓶则几乎完全是用于陈设了。

 

在我涉足瓷器收藏初始之时,那大概是在0304年的时候,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青花梅瓶,花卉鸟纹,口部有残,下端有锔伤。

http://s4/middle/7a1c04fdg780e263c57f3&690

这件永乐青花花鸟纹梅瓶,是我的一位曾有一面之交的藏友从民间寻觅而得,显然,这是他捡的漏。虽有残伤,如放在现在的市场上,也应是上千万的身价。至于他当时花了多少钱,又卖了多少钱,卖给了谁,均不得而知。

 

这个天球瓶也是他从民间收得的——

http://s13/middle/7a1c04fdgb08d95158aec&690

http://s7/middle/7a1c04fdg780e288c7516&690

http://s12/middle/7a1c04fdg780e2894167b&690

面对这个天球瓶,似乎能感觉到一种凌空于天地之际的极大气势,那龙,虽不能见其全貌,却也能窥其一斑:四肢粗壮,回首曲体,凭空飞舞,凶猛可畏;足三趾,利爪肆张,充分体现了明初龙的风格。元代龙小首,细颈,有鳞,以三爪龙为主。永乐龙的形状仍袭元代风格,而宣德以后的龙嘴则上翘如诸状,须上翻,身变粗。

此件应为宣德之物。

永宣所用青花料为苏麻离青,因含铁量高,云龙纹中多见黑色斑疵,尤其是龙身因蘸料过多,几呈黑色。

明初的天球瓶存世极少,件件珍贵。这件被截去一半的难得的物件,出自江苏淮安,据说后来流到境外去了,焉知现在身落何处?

 

和上面这件类似的永乐青花花卉鸟纹梅瓶,大英博物馆藏

http://s9/middle/7a1c04fdgb08da11377d8&690

http://s2/middle/7a1c04fdgb08da19cc041&690

永乐官窑青花瓷的鸟纹十分精细,细线条实笔描绘,粗线条则勾勒渲染,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特色,而明宣德时期的青花鸟纹则画意更加生动豪放,有的采用大写意手法。

http://s1/middle/7a1c04fdgb08db49d2450&690

http://s3/middle/7a1c04fdgb08db507dda2&690

永乐青花花卉纹梅瓶

2011年故宫永乐宣德文物特展

http://s11/middle/7a1c04fdgb08da6c2b54a&690

英国大威德基金会藏

http://s6/middle/7a1c04fdgb08da8387a85&690

日本东京松冈美术馆藏

http://s11/middle/7a1c04fdgb08daad15e3a&690

 

到了清代,梅瓶的形体有了较大的变异,上部变大,连口部都大了许多,整体比例显得不甚协调,已经少了永宣时的那份隽秀和清丽了。

雍正釉里红三多纹梅瓶

上海博物馆藏

http://s5/middle/7a1c04fdgb08db8ae0c64&690

分享

抱月瓶

 
 
 

抱月瓶呈葫芦形(又名“葫芦瓶”),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似蒜头形,颈至肩部两侧各饰一对绶带耳,下部为扁圆形,腹部略鼓,似椭圆形方圈足;釉质肥厚晶亮,口沿下绘一周缠枝花卉纹,腹部两面各绘轮花纹(又称“佛花”),边际环以卷草纹,耳上绘折枝花卉;整体以青花所绘纹饰带有浓郁的西亚色彩,色泽青翠明快,所用进口青料——苏麻离青,在青花纹饰中呈现钴铁的结晶斑,浓重处凝聚成黑青色,有下凹深入胎骨之感。

该形制仿照西亚阿拉伯铜器烧造而成,造型秀美别致。
永乐时期,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手工业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也日渐繁荣。由于频繁的中外文化和贸易交流,使这一时期的瓷器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受到西亚地区文化的影响,因而具有伊斯兰文化特色的瓷器应运而生。此样式的扁腹绶带葫芦瓶亦称“抱月瓶”或“宝月瓶”,据一则资料统计,目前已知的出版物中记载,此类明永乐青花轮花绶带葫芦扁瓶,世界各博物馆及文物收藏单位共有八件:
一、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二、伊斯坦布尔炮门宫博物馆收藏;

三、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四、上海博物馆收藏,曾于1988年在日本东京松屋银座展出;

五、美国印第安纳波里斯市博物馆收藏,曾于1985年在芝加哥大学举办的“中国瓷器对西方世界的影响”的展览中展出;

六、日本东京松冈博物馆收藏;

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八、江苏无锡文物店。

另外, 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2001年以800馀万港币成交一件。

任何资料的统计都不太可能是完全精准的,因为统计总是有限的,而事物总是复杂的、发展着的,其实,抱月瓶的数量也不止上述八件。

 

大英博物馆藏

http://s2/middle/7a1c04fdgb0c9e30381d1&690

大英博物馆内还有宣德的

http://s8/middle/7a1c04fdgb0c9e58d1917&690

英国大威德基金会的藏品

也是宣德的

http://s7/middle/7a1c04fdgb0c9e91f02c6&690

日本东京松冈美术馆的藏品

http://s4/middle/7a1c04fdgb0c9c1a6b763&690

2011年故宫永乐宣德文物特展

也是宣德的

http://s13/middle/7a1c04fdgb0c9c37f705c&690

首都博物馆藏

这个是永乐的

http://s2/middle/7a1c04fdgb0c9c52a0b71&690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http://s5/middle/7a1c04fdgb0c9c72bb784&690

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出土

http://s1/middle/7a1c04fdgb0c9c90f51f0&690

黑龙江省博物馆的藏品

http://s16/middle/7a1c04fdgb0c9cedbf52f&690

湖南省文物总店在重庆展销的永乐青花绶带纹抱月瓶

http://s5/middle/7a1c04fdgb0c9d0876c24&690

http://s13/middle/7a1c04fdgb0c9d0e3045c&690

http://s11/middle/7a1c04fdgb0c9d12f405a&690

http://s14/middle/7a1c04fdgb0c9d18ad19d&690

http://s16/middle/7a1c04fdgb0c9d2237fbf&690

上海博物馆藏品

http://s4/middle/7a1c04fdg78142ec2a273&690

http://s12/middle/7a1c04fdg78142ecbbacb&690

 白釉抱月瓶,上海博物馆藏
http://s9/middle/7a1c04fdgb0c9d52da928&690

http://s12/middle/7a1c04fdgb0c9d579fd6b&690

http://s5/middle/7a1c04fdgb0c9d5c63da4&690

北京一藏友早年从民间寻得的永乐青花绶带纹抱月瓶

http://s7/middle/7a1c04fdgb0c9d6f75f26&690

这张照片把底部拍得很清晰,可见水绿色,这是鉴定永乐器的一个诀窍
http://s2/middle/7a1c04fdgb0c9d743a9f1&690



分享

天球瓶

 
 
 

有著述说,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始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状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雍正、乾隆两朝时值盛世,仿古风盛行,故多有天球瓶仿造,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等。

如上所述,天球瓶创烧年代的来龙去胧似乎已讲得明明白白了,如果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可能对天球瓶的创制年代已无可非议,然而,江苏溧阳却发现了两件高古的天球瓶,一件为战国的灰陶弦纹无釉天球瓶,一件为汉代的青釉弦纹天球瓶。这两件天球瓶从器型上看和明清时期的天球瓶基本相似,经专家分析,都认为这两件高古器的型制为天球瓶。

由此可见,就天球瓶的型制而论,早在战国时期已有烧制,距今约两干多年的历史。就施釉的瓷器而言,用成熟的青瓷创烧于东汉末年的理论来推断,天球瓶的创烧年代应该在东汉末年,即公元220年之前。

 

明永乐青花蟠龙天球瓶,台北故宫藏——

http://s12/middle/7a1c04fdgb1071f6b343b&690

永乐青花依文献所说,采外来青料,俗称苏麻离青,此种青料有“渗青”、“散浑”之特性,烧后青色浓艳,偶因渗青而有浓暗斑点,因散浑而有水墨画之风韵,加以运笔潇洒,气势凌然,为明代之青花奠下根基。又因政治、经济因素,此时瓷品成为赏赐及贸易商品,而其主要交易对象为中亚之阿拉伯人,故可见伊斯兰文化之印迹。  

该器口沿一周为缠枝花叶纹,全器主饰为一蟠龙,并饰以番莲花,龙纹姿态矫健有力。同形器在故宫博物院共藏四件,其中一件辅纹为朵云,而伊朗国家博物馆亦有类似藏品,不同之处是其龙纹留白而背景为青色的波涛纹,而上图那种主纹留白的作法,俗称反青花。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龙纹留白而背景为青色的波涛纹

http://s3/middle/7a1c04fdgb1072d654cf2&690

这件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则是宣德的,台北故宫藏

http://s7/middle/7a1c04fdgb1072f2001d6&690

这件青花云龙纹天球瓶也是宣德的,天津博物馆藏

http://s12/middle/7a1c04fdgb1073126af4b&690

http://s12/middle/7a1c04fdgb1073172fc2b&690

http://s13/middle/7a1c04fdgb10731bf3cbc&690

这件缠枝花卉纹天球瓶,看纹饰似为宣德,大英博物馆藏

http://s9/middle/7a1c04fdgb10733446a88&690

http://s3/middle/7a1c04fdgb107338176d2&690

这件宣德龙纹天球瓶,是日本东京松冈美术馆的藏品

http://s9/middle/7a1c04fdgb1074326ee58&690

http://s15/middle/7a1c04fdgb1074364061e&690

http://s11/middle/7a1c04fdgb10743a1032a&690

http://s14/middle/7a1c04fdg781a539aa0ad&690

http://s7/middle/7a1c04fdg781a53a0c486&690

这类天球瓶,雍正仿了不少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http://s10/middle/7a1c04fdgb10746a0e3b9&690

青花釉里红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http://s11/middle/7a1c04fdgb107480f483a&690

青花釉里红 首都博物馆藏

和故宫那件相比,首博的这件青花和釉里红的发色都好多了

http://s14/middle/7a1c04fdgb1074a348d0d&690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这件雍正粉彩花卉纹天球瓶,设色淡雅,描摹精细,妩媚至极,是为绝品

http://s13/middle/7a1c04fdgb1074da4741c&690

http://s5/middle/7a1c04fdgb1074e431054&690

http://s2/middle/7a1c04fdgb1074e8f5721&690

大英博物馆藏

这件乾隆粉彩九桃纹天球瓶比雍正的那件,从艺术成就上说差了不少,但即便如此,玫茵堂的一件同类品,在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以74013200的高价成交。

http://s1/middle/7a1c04fdgb107509f7ba0&690

http://s7/middle/7a1c04fdgb10750dc6e16&690

http://s12/middle/7a1c04fdgb107510a434b&690

http://s2/middle/7a1c04fdgb10751473501&690

青花四龙闹海天球瓶,雍正仿

天津博物馆藏

http://s15/middle/7a1c04fdgb1088182dd7e&690

这件应是乾隆的了

天津博物馆藏

http://s14/middle/7a1c04fdgb10884c580dd&690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