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窑月白釉六瓣倭角洗

标签:
南宋官窑笔洗文化 |
分类: 存疑瓷器 |
最近一段时间,潘家园冒出一只月白釉支钉烧器物,看得人多,掏钱的少。我买的时候,摊主说已经有不下30人看过此品,都不敢定瓷种。于是乎被我吃了螃蟹。
http://s9/middle/8c40225dtb19ebed41b28&690
这是一件6个支钉支在口沿上覆烧的瓷器,非常精致的芝麻钉痕说明确实是支烧的,因为整器全部都覆了釉。外观看是出土的东西,开片中有土渍。用显微镜观察,气泡很多,不符合宋汝窑“寥若晨星”的特征(最近读了沈建东写的台北故宫汝窑器釉面的显微观察一文,知道我这一理解是错误的,汝窑器气泡就应该这么多)。80%的气泡已经死亡或正在死亡,釉面无腐蚀做旧痕迹,所以应该是老器物。
http://s1/middle/8c40225dt78df7d3d14b0&690
看底部应该是模具成型,好像北宋还没有这种技术。
http://s9/middle/8c40225dtb19ed3eeaba8&690
实际上宋代就有模具成型技术,请看下面清凉寺出土的相同造型的东西。只是底边折角处非常锐利。
http://s10/middle/8c40225dtb902b5c61f79&690
器物为薄胎薄釉,敲击声较清脆。造型非常规整精细,釉面没有发现棕眼,但是有橘皮纹特征。釉薄处微微泛出灰胎色。
http://s13/middle/8c40225dtb19ee706c35c&690
某日突然发现台北故宫修内司官窑图片,再次对本器作了证实。修内司官窑秉承北宋官窑工艺,但胎土不得不改变。窑温较高,至敲击声清脆,气泡也多于汝窑。
http://s1/middle/8c40225dtb8bcd7db7300&690
又做了水泡试验,虽然不像汝窑那么多水泡,但是有几颗大泡,足以说明是生烧的瓷器了。
http://s5/middle/8c40225dtb8c143d239e4&690
看来这一件应该是真正的宋代汝瓷了,其实不然。自从发现神垕人神奇的做旧工艺后,我就不敢这么说了。还是放在存疑瓷器中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