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松堂博物馆元青花红绿彩描金文化 |
分类: 金元瓷器 |
受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专题节目的指引,前天和夫人一同参观了李松堂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北京北二环东段雍和宫西南侧国子监街,从北向南走到国子监街右转第一个门既是了,很好找。李松堂先生数年来收藏了几十件疑似元青花的瓷器,足迹踏遍了好几个国家,并且在加拿大举行过元青花展。在元青花收藏方面是个很执着的人。
博物馆是收费的,50元门票钱。李先生的展品主要在二楼。除了青花以外,还有釉里红,青花五彩,红绿彩瓷。有大器,也有小器。正因为元青花的鉴定方法还有很多争论,所以展品中也有许多我不认可的东西。不过去一趟博物馆,讨论一下瓷器的真赝,提高辨别能力,我认为还是很值得的。李松堂先生把他鉴别元青花的标准大幅张贴在墙上,基本是现在大家公认的一些标准,不过按照这些标准恐怕还是不够的。连上海国际元青花展览也有很多质疑,所以出现一些赝品实属正常。
下图是一件缠枝牡丹纹菱口大盘
标签:
转载 |
分类: 金元瓷器 |
标签:
淡笔道吃胎元青花鉴定要素再验证 |
分类: 鉴定方法 |
今天周六,有时间逐个观察我的青花藏品。结果很失望,绝大部分“元青花”都没有这一特征。虽然我暂定这一要素是个“充分条件”,但心里不免还是有些失落。过去按照常规方法认定的“真品”现在都要怀疑了。
但是,过去被我列为“存疑”的一件“永宣器”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0225d01010k83.html,却部分表现出了这一特征。
http://s9/middle/8c40225dtc05eba1afac8&690
这是一件青花釉里红瓷器,器型同于故宫一件宣德青花直颈方流壶。虽然青花和釉里红的特征都符合永宣时期的特征,但也无法证明这不是一件现代仿品。今天把它翻出来寻找“淡笔道吃胎”的特征,居然还真发现了。
标签:
潘家园元青花仿品文化 |
分类: 仿冒品 |
厚着脸皮在潘家园拍下了这些元青花仿品,好在摊主都没有干涉。因为他们没当真品卖,也不怕别人拍摄。
http://s13/middle/8c40225dtbfff1f38814c&690
仅从画工上看,已经都是一笔画了。景德镇画工已经熟练了,所以不要再纠缠画工水平了。当然,也有价格很低的学徒画工,画技还是能看出来的。
http://s3/middle/8c40225dtbfff2ca247b2&690
标签:
棕竹折扇实用杂谈 |
分类: 文玩杂项 |
我使用的折扇中,最好用的还是棕竹扇。棕竹不是什么名贵竹材,南方产地很多。所以棕竹是历史上常用的制作扇骨的材料。但是棕竹大材较少,很难找到能做一尺十三档扇骨的竹材(最宽处33毫米)。
http://s3/middle/8c40225dt7965472ede92&690
我这一把是网上定做的。当时扇庄主人亮出来这块棕竹材料,寻求订制者。我看花纹很均匀美观,又可以做大扇,于是和扇庄主人洽谈,确定了造型,尺寸,价格。
标签:
红湘妃竹扇文化 |
分类: 文玩杂项 |
北京的春天时间很短,要不了一个月,就会走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初夏。所以,本博开始介绍一些折扇的常识。
湘妃竹是目前制作折扇扇骨的最高档材料。一件扇骨头部宽2.0厘米,长度9寸或9.5寸的红香妃扇骨,售价已达万元。不信者可到淘宝网一览。
http://s2/middle/8c40225dtbdcbf47737f1&690
这么高的价格源于湘妃竹的稀缺。因为湘妃竹的指纹斑是病态的结果,并非是一个品种竹,因而无法人工栽培生产。只能在野生竹林中被发现。由于湘妃竹价格飞涨,所以野生湘妃竹一旦被发现,即遭砍伐,不会留着再长大一些,因为再长几天,砍伐的人就不知是谁了。所以,第一个发现的人是不会刀下留情的,哪怕做个毛
标签:
唐代邢窑盈字碗文化 |
分类: 宋辽五代瓷器 |
唐代即有瓷器的“南青北白”之说。这时的“白”主要指邢窑。邢窑用料精细,烧出的白胎“类银”“类雪”,即使不上釉,也白过当时许多小窑白瓷。我的这件邢窑碗,保存非常完好,造型非常典型,各方面工艺都体现了当时邢窑精品白瓷的特征。
标签:
金代玉雕海东青文化 |
分类: 珠宝玉石 |
海东青是一种凶猛的猎鸟,体型不大,但是可以帮主人猎取天鹅、大雁。所以很受女真人喜爱。金代的玉雕作品很多是表现海东青的。本文这一对玉雕就是海东青。我估计圆尾为雌,尖尾为雄。
http://s6/middle/8c40225dtbd030cfcbcae&690
金代的工艺品记载的很少,以至于给人留下了金人野蛮落后的错误印象。实际上在瓷器、玉器上,金代作品都有非常靓丽的表现。这一件要不是直接表现的海东青,就不会被断代为金代,很可能要被说是宋代或元代作品了。因为只有女真人才这么颂扬海东青。
再上两张大照片。
标签:
釉面结晶微观文化 |
分类: 鉴定方法 |
高古瓷器表面经常有一些污渍,难以去除。而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仿品,釉表面也是斑痕累累,着实可以骗很多人。请看下面这张图片:这是一件高古器底足外侧泛起的污渍,很难清洗。
http://s2/middle/8c40225dt79427b6a6eb1&690
我们用显微镜看看它的微观结构:像玻璃冰花一样,人工做不出来。
http://s15/middle/8c40225dtbc98dfbe29ae&690
标签:
金代定窑蓝釉执壶文化 |
分类: 金元瓷器 |
上周发了一篇定窑蓝釉铺首龙耳尊,应者寥寥。估计绝大多数人不相信,以为我买到了胡窑制品。但是,我对这些东西经过几次反复,现在是坚信不疑了。下面这张图是我下载的明尼波利卡宫的藏品——唐朝蓝釉盖罐。试想,唐朝都做出了蓝釉瓷器,难道宋金时期的定窑做出来还有什么稀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