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青黑色戗金瓷(含金釉里红)高脚酒盏  80%

(2011-11-09 09:39:05)
标签:

戗金

釉里红

高足杯

分类: 金元瓷器

                                                                      本博信心指数:80%

近日读吴全永2008年发表于《中国收藏家通讯》“揭开元代釉里红的身世—青黑色戗金瓷之谜”一文,颇有兴趣。

现摘录文中一段:元末明初著名陶瓷鉴赏大家——曹昭(字明仲为元末明初松江人)于洪武十二年(1379)编著的《格古要论》御土窑中记载:“又称有青黑色戗(qiang)金者,多是酒壶、酒盏甚可爱”;明中期·王佐义增补著《新增格古要论》御土窑中记载:“又有青黑色戗金者,多是酒壶、酒盏甚可爱”。清代·程哲著《窑器说》御土窑中记载:“青黑色戗金者,多是酒壶、酒盏之具”;还有清代著名陶瓷鉴赏大家朱琰著《陶说》卷五元瓷中记载:“饶州青黑色戗金酒壶、酒盏甚可爱,元时有命则开,停即止,故所传者少,其亦指御土言耳”。这些史料记载相一致,足以证明它不是一般的元瓷,且多以酒器为众。曹昭对青黑色戗金瓷高度评价,在当时颇受皇家贵族的青睐。他们的论述对于今天的研究考证起到很关键性的作用,充分说明了青黑色戗金瓷有确切烧造年代,甚至在史料中比其它元瓷记载更为详实。

我藏有元代釉里红高足杯一对,过去没有太认真对待,仅作为二星级藏品对待。读了此文后,用30倍放大镜再次对其观察,令人兴奋的事情发生了。

http://s8/middle/8c40225dg782068ec3a47&690 80%" TITLE="元代青黑色戗金瓷(含金釉里红)高脚酒盏  80%" />

 

我看到了釉里红上多处星星点点的金光,金光浮在褐黄色苔迹上,以前被我误以为是线绘中部的褐灰色到边缘的红色的过渡颜色。与这篇文章的论述比较,可以确认为是千真万确的掺入的金粉发出的金色(金粉烧瓷温度下不熔化)。我不会拍摄显微照片,不过从下图可以看到,凤凰的右上翅羽毛中部在闪光灯照射下呈现金色,明显与凤身上的反光颜色不同。此外,在少数部位还真发现了红色颗粒,是否就是元代人为了烧出红色掺入的红色宝石粉末?

http://s11/middle/8c40225dgb14445dbc27a&690 80%" TITLE="元代青黑色戗金瓷(含金釉里红)高脚酒盏  80%" />

吴全永文中还说到:史料中记载“其特有一、二片呈鲜红斑奇采者,兼有金星尤为可贵,是以品红者恒,以苔点金星为识志也”。元瓷中稀有的奢侈品描金、贴金、戗金等装饰纹饰,特别是戗金瓷吸收了元代大食窑鬼国嵌和元代皇家盛行的纳石失等纹饰,在元青花、枢府瓷基础上不惜重金,红色釉中加入珍贵红宝石、玛瑙、赤金等末料,烧造出珍稀的釉里红/戗金瓷)。由于制作工序非常繁琐复杂,添加珍贵原料入釉,严格烧制工艺,经二次入窑高温还原气氛烧成,釉质肥厚而莹润如玉,花纹尤如戗入釉中。由于釉里红/戗金瓷)处于创烧阶段,把红色釉烧成黑色或灰色,并出现有自然晕散现象,且不易烧成,数量极少。

所以说,我这两件高脚杯完全符合上面的论述,今后应视之为珍罕之物对待了。


http://s14/middle/8c40225dg782068edbbad&690 80%" TITLE="元代青黑色戗金瓷(含金釉里红)高脚酒盏  80%" />

按照吴全永文章的论点,凡明代以前烧造的釉里红都叫做“青黑色戗金瓷”,清代以后才叫釉里红。但是根据我的藏品,并非所有明代及以前的釉里红内都掺有金。前几天在本博发表的元釉里红凤纹壶经仔细观察就没有戗金。另外一件洪武釉里红梅瓶也没有戗金。看来真正戗金的东西很少。

随便演绎一下:估计元人后来发现不掺黄金和红宝也能烧出釉里红,于是就减掉了这两种贵重的物质入釉。但是已经称呼多年了,也就没必要重新定名了,青黑色戗金瓷于是乎一直被使用,直到康熙复烧成功,因没有戗金,也就改称“釉里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