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大正老师治疗不寐验案一则

(2023-11-27 17:12:43)
标签:

马大正老师治疗不寐验

分类: 时方医案

马大正老师治疗不寐验案一则

 

王斌斌

    初诊:20231115日。谢某,54岁。因“不寐1年”。前来就诊。

    现病史:患者近一年月经周期2-3个月,经期7天,末次月经2023.8,自诉近一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睡眠不佳,11-12点左右入睡,30分钟即可入睡,但凌晨2-3点易醒,醒后不易入睡,辗转难眠,且有夜尿2-3次,左上腹疼痛,直至5-6点方可入睡,再次入睡后,睡眠较浅,一晚入睡总时长约3-4小时,晨起后精神疲软,口干,口苦,伴潮热,偶有心悸,纳可,大便日解1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既往史:小三阳,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既往病史。2022年于外院行胆囊切除术。

    个人史:2-0-2-2(工具避孕)

    药物过敏史:否认

    辅助检查:B超:En3mm,子宫小肌瘤7*6mmLov18*8mmRov17*9mm

    中医诊断:不寐(痰热扰心)。

    治则: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方药:1、黄连温胆汤加味。

    黄连3g  茯苓10g  姜半夏9g  枳壳10g  竹茹9g  陈皮9g  大枣3个  生姜5  败酱草20g  焦栀子10g  酸枣仁15g  知母10g  百合20g  炙甘草6g7剂。

    2、乌灵胶囊

    二诊:20231122日。寐佳,夜尿,潮热。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味

    黄连3g  茯苓10g  姜半夏9g  枳壳10g 竹茹9g  陈皮9g  大枣3个  生姜5片  败酱草20g  焦栀子10g  酸枣仁15g  知母10g  百合20g  龟甲30g  鳖甲15g  炙甘草6g7剂。

按语:患者目前已经50余岁,出现不寐潮热,似围绝经期综合征,且伴有口干口苦,是有痰热上扰心神,以至心神不宁从而出现不寐等症。而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有理气化痰之效,方中黄连味苦,性寒,可清心火,加以栀子共清心火,从而治疗失寐之症,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灵枢•邪客》有治疗“目不瞑”半夏汤,故而半夏亦有安神,治疗不寐之效,佐之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且竹茹“专清痰热,为宁神开郁佳品……此皆胆胃热痰之症,悉能奏效。”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共化痰热,安神助眠;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除痞。陈皮与枳实相合,亦为一温一凉,而理气化痰之力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煎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且大枣有安心神,生姜可兼制半夏毒性。再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败酱草中有镇静催眠的作用,故可治疗之寐,加入此方中加强疗效,酸枣仁宁心安神,有补心收散之用,可治烦渴虚汗之症,治疗不寐之时也可缓解患者口干不适,知母滋阴,止渴除烦,“宁心,止惊悸”。二诊时患者诉寐已佳,再守上方巩固治疗,加之龟甲、鳖甲滋阴,缓患者潮热不适。仅一诊便可以治疗患者一年之久的不寐之症,体现马老用药如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