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笔志》湖笔史话之十三


《湖笔志》后 记
我做湖笔文化,因为乡情和责任。早在1999年,我因主编湖州市委宣传部《世纪窗》杂志,便想到了湖笔文化。踏上故乡的土地——善琏,不久有了《湖笔文化》一书。有朋友说,此书的出版,为2001年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的举办有重要启蒙作用。第二版《湖笔文化》出版于2005年5月,因原书显得陈旧与不足,需要进一步挖掘之、整理之、弘扬之。2007年4月,湖州市社科联组织出版《湖州历史文化丛书》,其中一本《毛颖之技甲天下》,这是我第三版“湖州文化”。该书内容丰富,配以精美的图片,深受读者喜爱。做了三版《湖笔文化》,任务远没有完成。近年,我借湖州市委宣传部“南太湖大讲堂”继续担当湖笔文化的责任,写论文、作专题讲座。先后倡议在善琏镇召开“湖笔与名人”、“智永《千字文》与永欣寺”等座谈会,约请湖州书画家、人文学者唐永昌、李苏卿、高宝平、范斌、方兴国、孙育良、杨文科、徐勇、臧建强等从文化视角,对湖笔文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善琏镇志半湖笔。明代徐献忠《吴兴掌故集》:“湖俗出笔工,遍海内制笔皆湖人也,其地名善琏村”。2000多年间培育出了无数制笔巧匠。据统计,2020年10月31日
善琏做镇志,不忘湖笔人。2021年6月8日上午,风和日丽。我作为善琏镇志编撰人员来到善琏湖笔厂。我与善琏湖笔行业协会负责人马志良,钱建梁,杨新林,吴龙泉作广泛交流,讲起湖笔行业发展,湖州市首届“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创办,尤其是湖笔文化节每两年举办一届,从而推动湖笔企业的新生和发展。我们应当有一本《湖笔志》,梳理湖笔历史发展。
我感受湖笔的缘份,开始编撰工作。11月4日,完成初稿。7日,在湖州市博物馆二楼会议室,作《湖笔志》初稿审读会,湖州市湖笔协会负责人朱延林、杨松源、顾晨、许剑锋、张小凤、周青青到会。11日,在湖州市湖笔文化馆二楼召开《湖笔志》目录和初稿审读会。善琏湖笔行业协会负责人马志良,钱建梁,杨新林,陆金狗和镇志办负责人沈虹、何丽丽到会。21日上午,我收到了来自北京的快递,这是著名书法家宋后军为《善琏镇志》和《湖笔志》的提签,宋老师的书法,内涵丰富,洒脱、豪放、雄浑、苍劲,无疑是一种激励,给我将《湖笔志》做下去的信心。于是,我们再次发出征稿函。
不是善琏多巧匠,哪来湖颖笔中王?踏上故乡的土地,我常常想起江南著名诗人李苏卿的诗来,十分亲切。湖笔小镇的旧迹新景,总会让人感动欣慰。感谢善琏镇镇政府的支持和善琏湖笔行业同仁的鼓励。感谢众多湖笔企业的全力支持,还有杨辰、李治中、徐勇、吴爱华、庞灏、沈家琪等提供资料和帮助,共同完成这项光荣的湖笔文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