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前方《夹塘村运河故事》之四十


含山文学社,应是老师借校园文学走的一条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它没有校领导批准文件,也没有关于成立文学社的申请。我是凭着喜爱文学的热情,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书写青春感悟,放飞花季梦想的平台。
很开心,这次含山重游,见到了当年的同校老师,有邱小毛,陆桌人,李金荣,沈自眭,沈秋生,沈小明。还访到了学生潘新儿,沈根婻等。
岁月是一支难忘的歌。记得1984年9月7日,夜晚正大雨。我在含山中学复习政治,准备迎考。效果不好,我只有釆用提要复习。这时,见初三学生盛新凤、倪丹英在教室里灯光下做功课。自从学校搬到东山脚以来,经常见到她们那个专心致志学习的样子,可谓含山中学的一道风景!这么小就懂事,让老师自叹不如。我想,如此常态下去,什么难题可以攻下的。36年一晃而过。她们已然成为全市、县(区)老师同行的楷模!
含山中学的学生中,已涌现出许多人才,可歌可赞。如,蔡旭昶现为浙江衢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范根法,为湖州市外国专家局局长。卫忠妹,为湖州第四人民医院(肛肠专科医院)副院长等等。这得益于含山的一方好风水,也离不开老师们的循循善诱。我想到,这里文学的学生们,一个个青春奋斗的模样!
今天的含山,中学已经不在。京杭大运河上,过去的堤岸,已被灰白色的大理石围栏所替代,沿岸边都进行了硬化处理。千吨货轮,畅快行走。我漫步岸上,可以享受从水面吹过来的丝丝凉风,感受清风对自己脸颊的吹拂惬意;我漫步岸上,可以嗅到青草和鲜花散发出来的幽幽清香,香不醉人人自醉;我漫步岸上,可以享受生活的浪漫,感受的是祥和生活的温馨。眼前的新含山大桥,路面宽阔,引桥远长,虽然比不上大城市的大桥那样壮观,但却有一样伟岸的身姿,一样地像件艺术品似的横跨在运河的水面上。
东山脚含山中学旧址在建设善琏镇含山风景区。这次重游,让我记下了含山景区项目:珠塘线以西的内河道,西至京杭运河段河道,拟打造集观光旅游、禅意研学、户外拓展功能一体的文旅综合景区。具体建设以下子项目:1、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包含游客中心、停车场、游船码头。2、观光旅游项目,包含高空索道、悬崖瀑布,3、修缮寺院、禅意研学项目,包含禅意广场、禅意主题教室、湖笔文化体验及禅意研学院。4、户外拓展项目,包含中心草坪面积、户外拓展中心、拓展小教室、景区景观绿化。
往事如烟,回忆美好。含山文学社,结缘五年,初步形成了一批文学核心成员:蔡旭昶,沈发祥,潘新儿,盛新凤,倪丹英、卫忠妹、杨晓红,朱明霞、张晓冬、范根法,周红颖,沈根楠,童利民,倪学红,辅红梅、潘春华、陆胜妹、陆文标等等。“含山文学社”将结集许多美文佳作。
中学不在含山在。我也多次回含山。经过含山大桥至含山风景区,上山游览之后总要仿问在东山麓的含山中学,从旧校址一条小道至京杭大运河畔,再走一条通道回到含山大桥,之后原路返回。含山中学已是历史。我想,作个含山文学社之约,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们写点回忆文章,这应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