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中明理修太极》连载10
(2022-07-06 11:35:53)
标签:
八卦掌鸣生亮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张全亮 |
分类: 《松中明理修太极》 |
第四节: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是身法的要领,神情的修炼,健身的方法,形像的展现,拳内拳外都应着意体验。
一、含胸
含胸之含,如口中含一小食品,有重内、宽松、包容、不露的意思。用一个含字概括太极拳对胸的要求,形象、具体、准确,不但有筋骨肌肉上的把握,而且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延伸,有性命双修的内涵。从形至神,对含胸可分三个层次理解。
第一是含胸有包裹、包含、保护,不使前挺、防人攻击之意。两肩松沉侧开微向前合,背肋松沉侧开微向前包裹,上面锁骨和中间胸骨向下放松,使胸部肌肉自然放松,既不前挺,也不内凹,如抱大树。
第二是含胸有含蓄、松空、内部宽广之意。含胸要含住胸腔内的空旷,含住胸中运化,使“内气向胸腔周围弥散,形成圈状,好像把胸腔围住一样”(薛蔚昌)。胸腔内的这个气圈贴住胸腔周围内壁,既有向内环抱之意,抱住内在的这个大空间;又有向外撑开之意,扩张胸腔,扩开两肩,增强自信,焕发豪情,并且可以做各种运动。胸中气圈的运动形式,一是可以前后交替开合,既可以从后面贴背(气贴背)向左右分开(开背),经两侧向前流动、汇合(含胸);也可从前面向左右分开(开胸),经两侧向后流动、汇合(合背)。二是可以顺逆旋转,可以是右侧向后、左侧向前地顺时针旋转(右转身),也可以是右侧向前、左侧向后地逆时针旋转(左转身)。胸腔内气圈顺逆旋转表现在含胸上是两侧分虚实,即右转身时右胸含深一点,左转身时左胸含深一点。也可以将胸中气圈理解成一个空心气球,根据拳势需要做上下前后左右任意方向的滚动。胸中气圈的运动就是胸中运化。胸中运化,以内带外,带着胸背两肋运动。
第三是含胸有包容、涵养、胸襟开扩之意,体现的是精神境界的修养。含胸要含住既沉稳又轻松的心情,含住真善美的太极精神,含住海纳百川的宽广和包容万物的博大,含住不染俗尘、唯道是尊、随心自在的纯真,含住载物的厚德和不息的自强。
从生理构造上说,胸腔是上小下大的圆椎形,肩是在胸腔壁之外的。但这样想象就容易使肩游离在身法之外,影响胸中气圈运化对肩的带动,影响周身一家的实现。练拳要把胸腔想象成上下一样大的圆筒形,想象两侧的肩胛、腋下、肩峰、锁骨与胸背两肋一样,都是围成胸腔的胸腔壁,胸腔中内气向后贴靠也能贴靠到肩胛骨,向两侧能扩展到两腋、肩峰及膀子,向前卷合也能卷合到两锁骨,使胸中运化能直通两肩两臂。
含胸的要点就是松空胸部,不但要松开胸部的骨肉,而且要松空内部的胸腔。胸腔的松意不但要向周围弥散,而且要向下松落,以扩大胸腔,使心肺等脏器有更加宽敞的空间环境,更有利于肺脏呼吸和心脏泵血。
含胸关系到心态。胸腔向周围扩大了,胸怀就宽广了,心情和思维就放开了。胸中之气沉下去了,松下去了,就是把心放下了,情绪就安静了,就不会忧烦躁动和胡思乱想了。
二、拔背
拔背之“拔”,首先是挺拔之“拔”,是上有竖颈正头,大椎提举,下有立腰坐胯,松垂尾骶,使背部自然直立高耸,向上竖起。如此挺拔,有点像拔草似的上提,上面草叶上拔,下面草根抓地。上面精气神上拔,一是想像后脖梗找衣领似的后靠,以竖正颈椎,贯通胸椎;二是想象胸椎与颈椎交接处的大椎穴后靠上提,像要提起胸椎,挂到后上方似的。这种意劲要轻,也可按刑宝忠先生所说:“在思想上想着大椎穴的周围,约有手掌大小的皮肤,能与贴身的衣服相互贴在一起就行了。”
肢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神情状态都是有阴阳两种往复交替的。背部的竖向挺拔只是开势发劲的状态。有开必有合,有发必有蓄。合势蓄劲的背部却是左右两侧反向松开,像拔河似的横向拔宽,使脊背宽大,可以依靠。拔背之拔是伸筋拔骨之拔,但不是用力“拔”,而是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松开地松拔。竖拔与横拔总是交替拔,而不能同时拔,是竖拔时以横向收窄相支持,横拔时以竖向曲缩相支持。反过来说,背部总是以横向收窄支持竖向挺拔,以上下曲缩支持横向开宽。每当背部横向开宽时,左右两肋向前包裹,胸部左右两侧相向相合,宽度收窄,含深一些。每当背部横向收窄时,牵动左右两肋向后移动,胸部自中线向左右两侧分开,从而胸面宽些,含得浅些。如果把胸背开合说得形象一些,可记住这样四句话:背开如背锅,背合如掩脊,胸合如护乳,胸开如贴壁。
背部是精神的运化洋溢之处,拔背有助于精神气质的修养。拔草似的拔背有利于“尾闾正中神贯顶”,拔河似的拔背有利于“满身轻利顶头悬”。背部不论横拔竖拔,都是一种精神拓展运动,都有鼓动气势、提振精神的作用。
三、胸背互动
控制胸背开合的枢纽是夹脊。夹脊是两肩胛骨下端连线与胸椎的相交点,就是中医说的至阳穴。夹脊正前方对应的是膻中穴。夹脊前推时膻中外吐散开,夹脊后拉时膻中收缩内含。夹脊前推后拉有开合胸背、蓄发劲力、鼓荡神情的作用。夹脊后拉时,鼓脊圆背,脊背竖向曲缩,横向开宽,前胸深些内含,好像把胸腔内的神情气劲都聚集到了后半部,就有了气贴背肋、敛入脊骨、劲聚夹脊、神情满背的感觉。夹脊前推时,胸部向左右两侧展开,内劲贯入两臂,同时推动背部左右两侧的皮肉相向相合,背部竖向伸长,横向收窄,好像把脊骨给掩埋了,把原先聚到背部的气劲神情都给排挤出去了,于是就有了力由脊发、神由背开、劲贯四肢、豪气冲天的感觉了。
胸与背此含(合)彼展(开),此展彼含。含意味着空虚,展意味着充气。含胸为拔背提供支持,拔背为含胸提供依靠。胸背之气,此出彼入,相互交流,虚实互换。此阴阳太极运行之道,松中生动、胸中运化之身法也。
总之,练含胸拔背应记住这样几句话:含胸分深浅、拔背分横竖,胸背分宽窄,开合互帮助,鼓荡气劲神,往复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