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好声音》人才启示录

(2012-08-24 10:32:30)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术动态

     当我看着这个世界时,我是悲观主义者;当我审视《中国好声音》时,我是乐观主义者。之前的选秀节目,无论是《超级女声》还是《中国好男儿》,突出的是竞争,讲的是物竞天择,那是达尔文的学说,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国好声音》不回避竞争,但是把选择权从“上帝”的手中要回来一半,看重选手的潜力与价值,传递人文主义关怀,点亮人本主义思想。从节目的受欢迎程度来看,这一转变是非常成功的。

 唱出你自己——从自由竞争走向自我实现

     在这个舞台上,明星导师背对学员,不论出生,不比长相,只听声音,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舞台上人人都是人才,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展现自己的实力,人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尊重。强调竭尽一切发现自我,展现人性,达到完美。显然,这是弘扬人的尊严与价值,使人性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这个舞台尊重的不仅是实力,还有潜力!明星导师看重的不仅是学员现有的功底,也看重学员可开发的潜力。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员唱的似乎一般,但在导师眼里却是可造之才。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员唱功非常了得却未赢得导师的转身,因为在导师眼里他们太优秀。

 与“上帝”对话——从自我实现走向自由选择

     节目在考验学员唱功的同时,更是多位明星导师判断力的大比拼,当有多位导师同时选择同一个学员时,选择权便握在了学员自己手中,此时导师间的“你争我夺”是非常有趣的看点。有趣就有趣在选择权已从“上帝”手中交还给学员。

    《中国好声音》了不起,了不起在她赋予学员以自由。这是人类所最珍视的,也是被之前的选秀节目所最忽视的。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采取个人态度的能力——不能被剥夺。当选择权交到学员手中,学员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通过自主选择,建立与保持了自己存在的同一性和主体地位。

 从《中国好声音》上,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以下几点人才管理的启示。

1、人无完人,才无全才,重点是用人才之所长。

     经常听到一些领导者说他某某下属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反观那既然这么不行,为什么不把他干掉呢?他说不行,因为这个人才在某个方面是非常优秀的。

     这样的领导者经常让人无语。招一个人才进企业,为的是让其发挥所长,但实际工作的时候,却又一会让他做这个一会让他做那个。把人才搞得累,领导者自己也搞得一肚子不坏,心想让你干这点事还干不好。瞧瞧吧,好端端的人才,愣是被折磨成木材了。

     看看《中国好声音》的四个评委,他们很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人才,就是好声音,而且是自己能够驾驭的好声音。其它都是次要。他们并没有问选手,你会不会弹琴啊,你会不会跳舞啊,你会不会写歌啊?当然会这些更好,可全能型的有几个?所以老板们不要再抱怨你的人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了,有个人能把某件事做到最好,那就是你的福气了。如果每件事都各有一个人能够做到最好,您还不乐开花啊?

 2、做好自己,人才才会选择你,甚至专门冲你而来。

     这个现象在《中国好声音》里出现过多次。有的选手含蓄点,唱着别人的歌,最后选择的时候才说我其实是冲着某某导师来的。有的选手更直接,直接唱那个导师的歌。

    反思一下我们的企业能不能做到吸引人才?反思一下我们的领导者能不能让人才“就是冲你来的”?怎样做到?做好自己!当人才发自内心地喜欢你,愿意追随你,还怕“管”不住他们吗?

 3、识才惜才爱才,才是留住人才最好的法宝。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有很多选手都能用自己的歌声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师转过椅子来。这时他们就有了选择权。我很喜欢杨坤在这时会对选手说“跟着你自己的感觉走”(虽然他的那个32场演唱会总是让人忍俊不禁)。你会发现大多数选手选择的都是自己最喜欢的、最了解自己的、最欣赏自己的导师。

     正是因为四位评委了解这一点,于是才上演了一幕幕“人才争夺大战”。而我们的老板们呢?没人的时候,抱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不力。有人的时候,抱怨人才不顶用。好不容易有了一两个觉得还不错的,还把他当个人手来使唤,还美其名曰“磨炼”。要知道,只有发自内心地识才惜才爱才,人才才会不由自主地向你靠近。对人才来说,被人欣赏是最大的奖赏!

 4、再优秀的人才,也希望得到更好的肯定和培养。

     真正的人才不会满足于现状,他们希望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希望在专业力上有更出色的提升,也希望在其它领域学到更多的知识。

     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一些选手真的非常非常出色,但是他们仍然希望能够得到一位导师给予自己一些指导和帮助。这种帮助并非是功利性的,而是真的在唱歌水平上的提升。

     可惜我们有不少老板或管理者,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人才,就是一直用、用、用,用到最后人才自己都觉得没劲了,不知道为什么在做着,不知道在这里的希望在哪里。甚至有的领导者为了突显自己的领导权威,对人才还采取一些打击措施,为的是不让那个人才抢了自己的风头,真的是非常可笑。

     所以,真正好的领导者,不是能让自己怎么样,而是能让人才怎么样。不仅能让人才现在怎么样,而且能让人才未来怎么样。

     5、即使有欠缺,也要多鼓励帮助,而非批评或冷待。

     也有一些选手很遗憾没有赢得任何一位导师的转身,也许在四位评委的耳朵里确实有某此地方还存在不足。可是,让我们来看看当结束以后四位评委集体转身所给予选手们的礼遇吧!没有一个不是肯定、鼓励,找到选手的优点来加以赞赏。我们甚至有时能感觉到做为评委,没有为某个选手转身,对选手造成的这种“伤害”还带着几分愧疚。这是多么难得,我们完全感觉不到他们做为权威人士的高高在上。即使有不足,评委也是非常诚恳地指出来,并告诉他们怎么办。于是那些选手得到的不光是信心,还有希望,更有继续沿着音乐梦想之路走下去的勇气。还有什么比这些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更重要的呢?

     再来看看一些人才某一件事做得不当所经受的遭遇吧——光是“礼遇”和“遭遇”,两者的区别就很大了不是?别说安慰和鼓励了,不骂你不给你脸色看就算阿弥陀佛了。这还在其次,还有被打入冷宫的,还有更惨的,直接把你发配边疆,永世不得入宫,别的宫也不行。

    当然,也有很多老板和管理者做得非常好或正在改变。他们礼贤下士,宅心仁厚,惜才爱才,即使遇到下属做错事,也会承担责任,宽慰帮扶,给人才那潮湿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温暖,让人才时常产生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这样的企业或老板,何愁管不好人才呢?

 

    如果你即将走上职场,那么请擦亮眼睛选好老板吧!

    如果你即将准备创业,那么请擦亮眼睛识英才吧!

 

转载自《蓝心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