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样的“风火轮”(陶道武)

(2014-04-30 09:18:36)
标签:

教育

    昨日跟随义工联盟参加山亭一所学校的心理援助活动,期间有个游戏叫“无敌风火轮”,孩子最初不知所措,然后开始动手黏贴,似乎并不知道要造就一个什么样的轮子,只是去做这事,我看到轮子有些宽,如果照此进行下去,影响进程和比赛速度,我犹豫了一下,是否应告知什么样的轮子更结实,更好做呢?平时的我喜欢静静观察孩子,喜欢看孩子自己折腾,我希望看到孩子们自己原滋原味的作品,于是还是忍住没说,幸亏报纸充足,不然没法进行了。

   后来,其它组都做完了,我们组还没做好,大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开始全力以赴,我喜欢看到孩子们往上“顶”的情景,最后虽然粘合成功,好像还是短了,由于有“宽度”,一个孩子喊了一声“站两排”——当时,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一招,我也为孩子们捏把汗,关键时刻具有创意的办法出现了,即使事后我们可能以为很简单,但最初的生成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很重要。

   虽然在造轮子的过程中,我像一个旁观者,但孩子开始比赛的时刻,我坚持和他们站在了一起,和孩子们共荣辱!

   一个女生以为我指导不足,我不想看到我的作品,我想看到孩子们自己的作品,那毕竟是自己思考和努力的结果,不然就会造出一个模子的风火轮,这个双排的别样的风火轮今天就不会诞生了!我内心有个声音在告诉孩子们:你们可以有自己的方式,无论学习还是做事,让生活的每一天都要发出自己的最强音!我甚至“坏坏”地想:我希望看到孩子们那种“起死回生”经历成长的过程!

   小组里还有一个男生让我印象深刻:最初起队名的时候是他起的,这是一个有想法的孩子,代表小组发言的时候他去了,尽管可能不知道要说什么,或并不善于表达自己,后来在制造风火轮的过程中,他却有游离于“事”外,没有参与进去,我当时和他小声说了一句,你应该参与进去——事后,想想可能也不合适,是否应该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因为在其它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这种现象,总有一些孩子没有参与进来,我们可以提醒但不能勉强,就像面对一个不愿或羞于表达的孩子,朱老师没有强行他张开“金口”一样,允许让孩子的“玉言”留给自己——也许孩子还没有准备好。

    这样一个孩子却会主动找老师要联系方式,这是这个班级里唯一的一个同学这样做了,在他羞于开口或不愿参与的背后,他也会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些一点也不显得简单或幼稚——因为我们许多成人也做不到。

    另外,看到这所学校的孩子的时候,我似乎想到自己曾经有过的心路历程,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我也曾因“怕人”不敢跟桌陪客人吃饭,我也有羞于表达的时候,今天的我仍有内心孤独的时刻,我们都在突破自己,都在成长之中。祝孩子们健康幸福每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