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和学(陶道武)

(2014-01-14 08:50:57)
标签:

教育

    期末考试已来临,假期还会远吗?假期是每个孩子都很期待的事情,但今天有的孩子已经感到假期不是自己的——怎么过,很难自己做主。老师的作业如海,家长的要求甚多,同时却无力监督和管理。

    假期主要关系到孩子的玩和学的话题,这个话题已经不新鲜,记得原来自己也写过类似的东西。今天旧话重提,一是源于假期临近,二是主要源于某群家长的一句问话——“孩子明天考试,今晚让孩子学习还是玩?”这话看来很平常,不少家长也会为类似的东西每天都在纠结,不仅仅是考试前或是假期中,平时也是亲子之间重要的交流话题之一,有时难免也会有亲子冲突出现。

    我们利用这句话拿来分析,只是希望对家长能有一点启示。看来,家长多少还是有些焦虑情绪的,平时可能会好些,问题是“明天该考试了”呀,于是依据孩子今天的状态开始担心或推测孩子明天的考试成绩(可能是潜意识的哦)。当然,我们对于每一位类似的父或母也表示理解。只是需要思考自己的担心或操心对于孩子的学业或考试是否会有帮助,最起码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要有所控制才好。

    更让我想探讨这个话题的原因是问话中有一个“让”字,以此似乎可以读到家长的教育观或孩子观:孩子是我的,我是可以有权支配的,我让孩子学,孩子就要学,我让孩子玩,孩子才能玩。孩子似乎成了家长的私有物品或附属物,这是“亲子一体”的表现,没有看到孩子成长的独立性。玩也好,学习也罢,归根结底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这些事情。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让他自己来,他肯定喜欢玩。不一定,当然这里也有许多话题可以探讨:比如,学,学什么?怎么学?玩,玩什么,怎么玩?其实,从更广泛的学习的意义来讲,学习和玩是不分家的,这都是孩子正常的成长需要,只是我们成人的不合理干预和错误对待,让孩子越来越远离真正的学习。另外,就是体现在父母的行动上,你玩,让孩子学,这对于孩子来说一是不公,二是失去了说服力或榜样作用。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关键不是家长的给予,而是来自孩子自己的选择。即使该考试了,家长让孩子学或玩,意义都不大,最起码不是最好的答案。首先,这个问题在考试前似乎没有提出的价值,反正明天就考了,今天的学和玩对于明天的考都不会有多大影响,任由孩子即可。这个问题,如果是平时,可能不能这样处理,有些孩子玩起来可能会忘记学习,可以提供选择,这个选择不是选学和玩,让孩子选择其中之一,而是让孩子选择你是学完再玩,还是玩完再学,无论孩子选什么,都是孩子自己的选择结果,他会更加主动行动,成长的主体或学习的主体都是在自身,我们只是把这个本属于他的权力还给了他。如果孩子做不到,你再来提醒,孩子很可能也会接受,因为前面孩子自己已经做出选择——小孩子也是很讲义气的,一般不会言而无信,相信孩子。

    当然,这个问题还有更多的选择结果,只要不是家长直接给予的,就会好很多,有的孩子考前要临阵磨枪——不亮也光;有的孩子即使在考试之间也要做题,要的就是对于题目的熟悉感,而不一定完全为了知识学习;有的孩子坚持“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有的坚持让孩子考前尽量放松自己,只要不过度兴奋就好。

   最后说明一点,在玩和学的问题上,看重“应试”的家长可能希望孩子越学越好,越努力越好,看重“素质”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快乐就好,我们说二者之间要把握一个平衡。今天的“学霸”明天不一定成才,一时的快乐可能是肤浅和表面的,学习的过程也是收获快乐的过程,玩的过程也有艰辛的体验,这都是学习,学玩一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