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听枣庄学院的公长伟老师讲“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之主要咨询技术”。我们应始终把自己定位为“初学者”,在做中体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快餐式的培训往往不够系统,走出培训,成长自己。
传统的咨询方式一般是“对症下药”,从现在到过去,一般需要揭伤疤,而焦点解决是向前走,放大正能量,这样问题将不是问题了。“焦点”协助来访者体验改变:行为、知觉、以及判断的改变,采用的是“滚雪球”的做法,利用当事人的力量和资源,促进其成长和转化。
主要咨询技术:
1.一般化:求助者自己可能把困境放大,把求助者放大的东西一般化。
2.咨询前改变之询问:求助者来到,咨询已经开始,咨询师可以进一步挖掘其自身正能量。
3.预设性询问
4.评量询问:针对个体
5. 振奋性的鼓舞
6.赞许:程度稍低
7.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抓住“苗头”——星星之火。接受问题,允许带着症状——焦点不在于此,关注什么,就会放大什么。
8.奇迹询问:期望发生(现实没有,可以想象)
9.关系询问:榜样也是重要关系。
10.例外询问:凡事都有例外。
11.任务或家庭作业
12.EARS
13.因应询问:怎么支撑过来的?
(以上全是正向的)
1.一般化
概念:提供专业信息给来访者,不同的参照架构,专业、正向、健康的思考方向。问题是暂时和阶段性的。
功能:降低、缓解情绪,促使知觉改变。
使用原则:一般人也会遇到;发展性的问题;扩大问题的严重性或情绪激动时;以来访者的参照架构为主,加入···,而不是驳斥。
2.咨询前改变
概念:改变持续存在且无可避免;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理念,先了解这个,决定取舍;已经存在改变的事实(2/3),可以作为一种例外;来访者作为既存的力量和资源,等待发现、提醒和开发;来访者一般不会主动提出,问到可能持怀疑态度;咨询前改变隐含的解决方法正好适合于来访者本身;焦点解决倾向于来访者自己的方法,此方向暗示复杂问题,方法不唯一。咨询师要对来访者具有敏感性。
功能:比较容易执行,有效果;增加自尊;提升信心,增进来访者的自我知觉。
使用原则:
等待时机,当作一种旅程的发现过程,顺畅、自然,留白具有创造性;咨询前改变可视为“例外”的一种形式,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如何发生?效果?对你有何帮助?详细而丰满地描述,放大自己的正能量;可以配合关系询问,邀请来访者参与求助者的改变;找出详细、明确的做法,有用的就捡起来,并加以放大。可以反复询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3.预设性询问
概念:特别使用一些语言(话疗)上的暗示性,影响并改变来访者的知觉(不知不觉);引导来访者从不同的参照架构上思考。
功能:暗示来访者可能改变的方向思考,目标···;强调正向、建设性的思考。
使用原则:一开始;困境时;经常用。如:我可以帮你什么?促使来访者的自主性渐渐成长——心理语言不仅仅是交流。会谈的方向是改变的目标,关键不是说什么(问题或内容),关键是怎么说(方式)
4.评量询问
概念:利用数值的评量(如1-10或0-10),抽象的概念以比较具体的方式加以描述;在0—10的量表上反应。最好用1-10,说明基础或资源或能量的存在。
功能:可作咨询进展的目标;以特别的方式去定义他们自己;以直觉表达经验的观察和评量未来的可能性。
使用原则:评量的数字假定它会有所改变;限定来访者做评量的时间;使用增强、赞许、鼓励简述等进行综合。可以评量情绪、动机、信心、咨询进展、发生的“机会”等。
老师:所有的技术最终都不是技术,关心人大于关注问题。咨询技术一般采用合理嵌入的方式进行。
体验(三人一组)
一般化: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难题,都是一本难念的经;许多家庭也只有一个女孩,他们过得也很好,没有走到你说的那一步啊。
咨询前改变:你来之前是否有过对这件事的思考?你们结婚前一起是什么样子,你们是如何相处的?婚后也有一段快乐幸福的生活,那时你是怎么做到的?
预设性询问:我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
评量询问:假设对生活的幸福指数是1-10,1代表感觉最痛苦的时候,10代表最幸福的时候,你现在感觉是几呢?下一次来咨询的时候(比如下周)你以为可以达到几呢?为此你要会些什么呢?(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