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看了一个访谈节目,有位清华大学的知名教授,说了句:我们所有的教师都不育人!主持人似乎愣了一下,老者又强调:所有的!妻子嘟囔了一句,似乎觉得心中不平——她是一位小学教师,我理解。
我想听听教授是如何解释的,不怕观点不一,就怕没有相应的“论据”支持,可教授说完这话没了下文,他没做任何解释。昨天,与大伙一块吃饭时,提及教育,我又把教授的话抛出来,一时间大家仍然不能理解和接受,太伤老师们的感情了!
可这话是说给老师们听的吗?恐怕不是,如果“所有的老师都不育人”,那就不是老师的问题了,这样理解,老师的心情会好一些,再优秀的老师也跳不出体制的框架,我们都是戴着脚镣手铐跳舞,“人”能舒服吗?孩子也不会舒服,只会“被教”或“被学”。孙悟空的本领大吧?他怎么翻筋斗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如果早知道如此,悟空见了如来还会跳吗?因此,一些好教师和好学生便被糟蹋了,失去信心和勇气,反过来我们还要抱怨他们不敬业。
这样说来,老师们似乎找到了自己做不好教育的“理由”,可又会增加新的烦恼,更加消极和泄气:那我们还能做什么?最近有人在微博上提醒:要在体制之内说事,也不要只说不做,否则只是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每个老师或家长在自己的份内做些教育改良,这样才来得真实与可靠,才可以心安理得,这就是对得起自己和孩子们了,也许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
教授的话也许意在警示老师和教育部门:我们在育人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我们还可以做得再好些,我们的孩子就会更好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