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大约10月份,跟着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微群,感觉好玩,新鲜,自己说的话别人很快就能“收听”,别人的“广播”我也有选择地接收,还可以及时交流各自对教育的看法,虽然字数有限,但方便快捷,就像吃快餐,和整个社会的快节奏是吻合的。
玩着,玩着,感觉自己即时性的发挥多了些,似乎有了更多的表现欲,总想粉丝多些,再多些,期盼得到认可,这让我更加相信孩子需要成年人的欣赏、鼓励和激发。一方面早期教育即孩子成长期的教育需要及时跟上,要认可“潜能递减法则”,另一方面,人只要觉悟了,即使到了成年,也会使自己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即使是短暂的,也要去做,想做就做,只要我们是在为人民服务,是在为自己的内心而生活。如果有了更为长久的梦想,能够一路坚持走来,就更好了。
家庭教育是我能够坚持下来的不多的喜好之一,虽无利可图,但内心的喜悦和充实自己有知,身边人也有知,当自己有所变化的时候,便会不知不觉影响了别人,特别是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我要继续坚持走下去,尽管历朝历代不乏我这样的教育的追随者,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可能力挽狂澜,至多能够溅起几片水花或涟漪,但我们的人生毕竟整出了一些动静,告知世界,我没有白来一趟。
最初,写写教育博客,诉说自己的教育情,有位上海的黄老师,我至今记得她对我的鼓励:内容不错,要坚持。玩过微博之后,便沉迷其中,忘了写博,不一样的感受。写博可以静静思考,与自己对话,这一点才与教育的精神相符,教育需要慢下来,慢慢等待自己和孩子的成长,不要急于“发布”。
加载中,请稍候......